本报讯 (通讯员 刘开福) 近日,在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紫薯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抢抓农时,有条不紊地开展盖膜、插秧、覆土等一系列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棉花村立足山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以“高山紫薯”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三产融合、品牌强农”的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今年我们成立了台江紫薯种植协会,施行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1050亩,其中棉花村村集体种植面积达300亩,农户个人种植面积达750亩。现在是紫薯苗移栽的最佳时期,基地每天会有20余名群众务工,去年光工人工资就支出了2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堂亮说。
紫薯种植从整地、起垄到移栽,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在帮扶工作队的通力协调下,中国农科院蔬菜和花卉研究所、徐州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的专家多次到台江县就紫薯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座谈,积极邀请国家甘薯团队的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和品种培育。同时,鼓励村“两委”及种植大户到杭州、徐州等地学习紫薯产业技术,为全年紫薯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近年来,棉花村按照“联农带农、抱团发展”思路,依托“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带领村民进一步扩大紫薯产业发展规模。2024年,带动全县6乡镇15个村进行规模化种植,仅紫薯产业一项就收入117.2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2.5万元,带动农户增收34.5万元,产业分红16.8万元,增收水平远高于周边村寨。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