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陆显圣) 为应对汛期复杂形势,筑牢汛期“安全堤坝”,我州采取“六个一”措施全力防范化解汛期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州已累计排查整治隐患1464处,储备防汛物资超10万件,开展应急演练1361场次,全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
开展一次责任大落实,筑牢安全防线。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州、县、乡、村四级防汛责任人4241人,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更新和明确全州495个水库水电站(含在建)、1161个山塘、1125个山洪危险区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三个责任人”以及1937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一体五位人员”的责任。
开展一次隐患大起底,全面排查风险。印发《黔东南州2025年汛前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隐患大起底行动,全面排查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防汛安全隐患。全州累计派出工作组2637个10149人次。
开展一次预案大演练,提升应急能力。州、县、乡三级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988个,组织涵盖水库泄洪、山洪灾害避险、地质灾害应急疏散等多场景应急预案演练1361场次、参与4.78万人次。5月16日,在镇远县举办贵州省2025年抗洪抢险应急演练,5月中下旬,将在岑巩县举办全州防洪抢险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应急队伍实战能力。
开展一次物资大储备,保障应急需求。积极争取中央自然灾害资金和省级防汛抗旱专项经费650万元,利用汛期空窗期采购和补充各类防汛物资。目前全州共储备冲锋舟、排涝泵、救生衣等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物资10万余件,涵盖抢险救援、排水排涝、通信预警等多类装备,总价值1.1亿余元,切实保障防大汛、抗大灾需求。
开展一次业务大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全州累计举办防汛抗旱业务培训601场次,培训人员2.3万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汛期安全防范知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物资管理与使用等,有效提升防汛抗旱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一次守护大摸排,确保人员安全。全面摸排孤寡老人、独居人口、残障人士、留守儿童、重病患者、地势低洼农户等重点人群。建立台账,明确“一对一”包保人员,精准推送气象信息及避险知识,当降雨达到一定阈值时第一时间协助转移避险,全力守护重点人群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