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书燕) 今年以来,黔东南公安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身边的“糟心事”“烦心事”,坚持源头防范、多元化解、综合施策,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州社会和谐稳定。
近日,麻江县公安局宣威派出所民警杨启玉在辖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时,了解到铁倘村的李某学与李某者因土地界线问题产生纠纷。
据悉,多年前,两家相邻土地间的土坎垮塌,李某学为防止垮塌加剧自行砌墙,但由于李某者当时未在场,发现后认为侵占其土地,此后,相关部门多次调解未果。
为尽快化解这起纠纷,杨启玉转变调解思路,利用夜间村民农闲时段多次走访双方。在杨启玉的不懈努力下,李某学提议由杨启玉划定边界,李某者表示同意。杨启玉精准为二人划出土地边界红线,双方认可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杨启玉还协调附近工地铲车帮助两家清理拆除挡土墙后的石头,成功筑牢邻里和谐基石。
不久前,黎平县公安局口江派出所民警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口江村村民吴某良因村民吴某敏多次朝其吐口水,积怨深且扬言报复,两家关系紧张。掌握线索后,民警第一时间找双方了解情况,得知吴某敏多次遇吴某良时朝地吐口水,吴某良觉受辱而心生报复。
为避免矛盾升级,民警立即联合乡综治办及村委会,采用“唠家常”的方式,从情与法的角度耐心调解。最终,吴某敏认识到错误并道歉,并承诺今后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吴某良接受道歉,表示不再追究。双方握手言和,邻里关系恢复和谐。
近日,在剑河县公安局磻溪派出所有几名群众前来寻求帮助。据了解,2013 年,杨某等4人在贵阳为同乡潘某承包的工程项目务工。工程结束后,包工头潘某虽承诺按时支付工资,却一直未兑现。由于当时法律意识淡薄,杨某等人与潘某既未签订书面合同,也未妥善留存工时凭证,致使维权困难重重,无奈之下向公安机关求助。
民警在了解具体情况后,联合磻溪镇政府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数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潘某当场承诺两日内付清拖欠杨某等4人的工资。至此,这场长达 12 年的 “马拉松纠纷”圆满画上句号,双方握手言和。
接下来,黔东南公安将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为维护全州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