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艳会 龙思全 杨育森
5月17日,在凯里市苗侗风情园,贵州“村T”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秀,“积善贵州·融耀同行——村T美丽追梦人时尚之夜”,这是一场关于勇气、热爱与生命之美的独特绽放!
晚上七点半,活动在手语教学中拉开帷幕。主持人与手语老师带领现场观众学习“我爱你”“谢谢你”“非遗”“贵州村T”“共融”等基础手语词汇。这种独特的互动方式瞬间拉近了参与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为后续活动奠定了温暖基调。
随着手语教学的结束,现场气氛迅速升温。T台上,省康复中心的小朋友们模仿哪吒造型朗诵《满江红》首先亮相。随后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依次登场,她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手捧精致的手工艺品,步履间,不仅展现了对非遗的热爱与坚守,更诠释了对生活的坚韧与信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第六届全国自强模范、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盲人教师刘芳动情地说,“这样的平台让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描述者升级为践行者。这种平等的对待是最珍贵的幸福,是真正的民族融合。”
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负责人张艳梅带来了珍贵的苗族鼓藏衣“万物祥生”。这件绣有祖先传说、花鸟虫鱼等图腾的盛装,凝聚着苗族文化的精髓。“希望通过走秀提升残疾姐妹的自信,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风采。”张艳梅说。
当巴黎残奥会男子游泳冠军杨洪与在多届残奥会屡获奖牌的游泳运动员杨光龙,携手非遗传承人自信走上贵州“村T”舞台时,活动被推向高潮,此刻,泳池中劈波斩浪的拼搏精神,与非遗技艺里沉淀千年的匠心传承,共同碰撞出了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
巴黎残奥会男子游泳冠军杨洪说,“作为贵州少数民族残疾人运动员,国家培养了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宣传我们家乡的非遗,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通过这次走秀,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残疾人群体,也希望更多的残疾人同胞能够更加的自信,勇敢地做自己。”
此外,从江县民族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子、三都水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等身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盛装来到“村T”舞台。听障者杨琳、罗巧云平生第一次穿着苗族服装,他们自信地用手语表达“贵州”这个手语词汇——是通过模仿苗族银项圈形成的,“它使得我们萌生了穿着民族服饰走T台的梦。”
最动人的时刻,是现场观众用108块盲垫为13岁盲童李玉顺铺就“星光大道”。小玉顺沿着这条爱心之路演唱《一直在这里》,清澈的歌声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谢谢大家为我铺就通向成功的道路。”孩子质朴的感谢语震撼人心。
生命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不分残疾和健全。活动还积极营造残健共融的社会氛围,黔东南州施秉、岑巩、麻江、榕江、镇远,以及贵阳、遵义、安顺、黔南等地的民族服饰也亮相T台秀。这些由残疾绣娘精心制作的服饰,每一针每一线都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专业评委的挑剔,没有怜悯的目光,有的只是此起彼伏的掌声与喝彩。
“他们勇敢接受自己、走向世界的样子令人震撼。”贵州游客万章霞感慨道。浙江游客陈伟则表示:“他们在逆境中展现的自信,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此次活动将“残疾人励志+残疾人文创产品+公益助残”等元素融入贵州“村”字品牌,通过一系列文体活动的举办,展示残疾人朋友永不服输的竞技精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梦想的勇敢追求,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
据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袁燕介绍,贵州残联将以文化赋能,持续打造“积善贵州”的慈善助残品牌,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力量来关注残疾人群体,倡导更加浓厚的慈善助残的社会风尚,为贵州286万名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这场别具意义的走秀证明,生命的精彩从不因身体缺陷而减色。当残奥冠军的拼搏精神遇上非遗的深厚底蕴,当特殊群体的坚韧意志碰撞社会各界的温暖关爱,绘就的是新时代最动人的共融画卷。在这里,每一个勇敢追梦的身影,都是照亮多彩贵州的最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