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21日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我州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我州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锦绣黔东南,城美村美,美美与共。

从昔日污水横流的“矛盾村”到如今游客络绎的“3A级景区”,凯里市碧波镇柿花村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笔,绘就了一幅“院落有景、产业有链、治理有方”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昔日恶臭熏天垃圾相伴的排水沟到如今村民夸赞的新清理的排水沟,黄平县一碗水乡自“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以“绣花功夫”推进全乡环境整治,推动乡村面貌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一时清”到“长久净”的深刻转变。

这一幕幕村村寨寨的美丽蜕变,得益于全州上下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农村卫生家庭建设为抓手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高位推动 奏响乡村整治“最强音”

1月13日,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完成省下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这为全州“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定下了总基调,吹响了冲锋号。

2月17日,州人民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召开,明确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载体,抓住重点时段,举一反三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4月24日,全州“两清两改两治理”暨农业“三抓”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强调“两清”和卫生家庭建设行动要突出“全覆盖”,重点抓好旅游景点景区村寨、传统村落等重点村寨,绝非只是搞示范、造亮点。

今年以来,我州坚持把“两清两改两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大事。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高位推动,为“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州上下迅速凝聚起一股“要让乡村美起来”的强大合力,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黔东南大地全面铺开。

部门联动 织密整治工作“协同网”

州级各部门闻令而动,迅速行动起来,协同作战,全力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州农业农村局下发了《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提示》。同时,派出工作组,奔赴各县(市)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督促工作,收集整理了各县(市)“两清两改两治理”今年重点打造的村75个,为后续精准施策、重点推进提供了清晰的“作战图”。并向省厅反馈了我州对《贵州省“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农村卫生家庭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建议,积极为省级层面的工作方案完善贡献黔东南智慧。

州住建局召集州农业农村局、州移民局、州自然资源局等四家单位,明确了各部门在清理残垣断壁中的工作职责,拟定了《黔东南州“清理残垣断壁”调研自用表》,并下达工作提示要求各县(市)制定残垣断壁清理台账,为清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引。

州农业农村局组织州卫健、州妇联组成三个调研组,重点对旅游景区(村寨)、传统村落、“两清两改两治理”重点打造村及高铁沿线 500 米范围内村寨开展明察暗访。累计走访查看了全州16个县市38个乡镇64个村、12个重点A级旅游景点景区,通过实地调研,全面掌握了工作推进情况,为后续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各部门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在黔东南大地有序展开,为乡村人居环境的蝶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县市发力 掀起乡村美化“全民潮”

各县(市)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迅速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各县(市)均以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会”“专题会议”“工作推进会”等形式,组织各乡镇、各行业部门召开了“两清两改两治理”会议85次。及时将全州“两清两改两治理”暨农业“三抓”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传达到各乡镇。

各县均已正式出台或印发了县级“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方案,为工作推进提供了明确的“施工图”。同时,各县(市)、各乡(镇)、各村(寨)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制定印制“两清两改两治理”明白书(倡议书)下发至乡镇、村张贴宣传,各村组织以“坝坝会”“鼓楼会”“廊桥会”等村民座谈形式的宣传发动工作。目前,全州印发明白卡、倡议书15000余份,县(市)、乡(镇)公众号发布宣传文案60余个,小视频、微短剧制作15个,撰写相关文章5篇,各村发动宣传4000余次。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让“两清两改两治理”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美化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按照省厅和州农业农村局要求,各县(市)安排了4 - 6个村作为2025年“两清两改两治理”重点村进行打造,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州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在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州“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清理乱堆乱放”方面,全州各村(寨)除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清理宣传及“五一”节卫生大扫除行动外,开年以来至5月9日,还组织了6302次全村性质的卫生清扫活动,有效清理了大部分滞留在公共区域的垃圾和杂物。

——“清理残垣断壁”方面,目前全州各县市已全部制定了清理台账。截至5月9日,共罗列应清理、修复点2788处,已完成清理467处。一处处残垣断壁被拆除或修复,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让乡村的“颜值”大幅提升。

——“厕改(厕所革命)”方面,各县(市)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5021户,其中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厕所4522户,问题厕所整改499户,完成省厅下达目标任务及州民生实事2.4万户的21%。一座座干净卫生的厕所取代了曾经的旱厕,让村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圈改”方面,截至5月9日,全州各县(市)计划改圈 1147 户,拟投入资金509.24 万元,目前已完成改造94户。通过圈改,改善了农村畜禽养殖环境,减少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让乡村的空气更加清新,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治理生活污水”方面,截至5月9日,全州投入污水治理项目74个,资金23551.19 万元,已开工60个。一个个污水治理项目的落地实施,让乡村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为乡村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治理生活垃圾”方面,截至5月9日,全州投入垃圾治理项目18个(目前榕江县还在申报1个),资金9891.33万元(目前榕江正在申报6600万元),目前开工项目15个。当前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97.78%。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让乡村的垃圾得到了及时清理,乡村环境更加整洁、卫生,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是一场关乎乡村振兴、关乎百姓福祉的深刻变革。不仅提升了我州各地乡村的“外在美”,更深化了村民的内在幸福感。接下来,我州将进一步强化统筹联动,强化基础设施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一路生花”。

--> 2025-05-21 —— 我州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1 1 黔东南日报 c295458.html 1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