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
万亩枇杷抢“鲜”上市 助力特色文旅升温
本报讯 (记者 龙思全 杨育森 通讯员 陶国华) 初夏时节,台江县革一镇枇杷种植基地迎来丰收,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随着该镇第三届“枇杷节”举办暨革一枇杷交易市场开市,这座依山傍水的小镇再度成为焦点——田间地头的采摘游客、交易市场的热闹吆喝、深加工项目的签约仪式,共同绘就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125克!这颗枇杷王诞生了!”在革一镇枇杷交易市场的“枇杷王”评选现场,果农杨小飞捧着自家培育的大五星枇杷喜笑颜开。他还特意跟记者分享了枇杷种植的秘诀:“枇杷结果的时候,疏果时一串留三四个,养分集中了,果子自然个大味甜。”今年他家10余亩果园预计收入4万元左右,望着个大的枇杷果,他满怀期待:“明年争取种出150克的‘枇杷王’!”
活动现场,点赞领枇杷、双人互动吃枇杷、吃枇杷比赛等趣味环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游客何应忠当场采购了10箱枇杷:“果肉厚实、甜度高,关键价格公道,带回去给亲友尝尝。”截至目前,革一镇枇杷销售量达55万公斤,销售额1200余万元。
作为台江县枇杷产业的核心产区,革一镇自1990年种植枇杷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格局。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3.17万亩,年产量5100吨,年产值近9000万元,其中1万余亩进入盛果期。
“以前外出打工,现在在家管果园,收入比打工高,还能照顾老人孩子。”革一镇新江村党支部书记杨忠介绍,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镇里统一提供技术指导、肥料供应和病虫害防治,农户种植枇杷比在外务工的收入还要高,像我们新江村冷溪寨的村民几乎都不去外面务工。果农杨安江对此深有感触:“政府派专家来教剪枝、疏果,还免费送肥料,今年10多亩果园稳收6万元。”
在交易市场一侧的签约区,台江县革一镇政府与贵州烁可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深加工采购合作协议,标志着革一枇杷产业链延伸迈出关键一步。“精品果走高端市场,尾果加工成枇杷汁,再结合台江金秋梨加工成枇杷秋梨水,实现‘吃干榨尽’。”企业负责人徐思涛表示,把台江两个地标做一个完美组合,做好农业IP,现在我们工厂马上落地到台江,围绕着乡村振兴核心工作,让老百姓种有所收、收有所销、销有所产,让他们放放心心的做好做强枇杷产业。
事实上,革一镇早已开启“品牌化+产业化”转型之路。通过统一品牌形象、制定分级标准、升级包装设计、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宣传,革一枇杷知名度持续提升。在深加工领域,当地已开发枇杷酒、枇杷干等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后,附加值能提升3-5倍。”革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治军介绍,下一步革一镇将继续发挥资源条件、地理方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枇杷+”的方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枝头到舌尖,从田园到市场,持续打响特色品牌,让“枇杷经济”串联起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