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22日

凯里市:

凝聚“银发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

凯里市:

凝聚“银发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道东 通讯员 邰春) 近年来,凯里市积极探索“银发人才”资源“富矿”,引导“银发人才”发挥余热、尽展其才,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日,凯里市离退休老同志带着疑问走进凯里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了解智能监控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直观地感受了“污水变清水”的处理全过程。

“通过对污水处理工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睹污水由浊变清,感触很深。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严格、有序,环保措施得当,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也可以直排入河。”凯里市退休老干部秦玉感叹道。

近些年,凯里市通过座谈访谈、研讨交流、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组织120余名离退休干部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赞辉煌成就 聚银发力量”等专题调研,引导老同志围绕加强党的建设、文化教育、生态环保、民生保障、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建言献策,发挥银发力量,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

在凯里市委组织部会议室,一场思维碰撞的业务授课在凯里市委组织部“老组工”吴昌智老师的讲授下,显得格外精彩,年轻组工干部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掌握组工信息写作的基本要点。

中共凯里市委组织部在组织系统内选拔一批政治过硬、文字功底扎实的优秀组工老干部担任智囊团“导师”,以解决组织系统年轻信息员的“本领恐慌”问题。

凯里市鸭塘街道年轻干部吴悠就是吴昌智的“徒弟”,通过参加6个月的帮带计划,已经掌握组工信息写作要点,2024年被评为贵州省组织系统优秀网宣员称号。

目前,凯里市组织系统共成立兴趣小组12个,结成帮带对子112个,学员实现镇(街)、党工委全覆盖。

“竹板响、心中话,汇报精神说未来,党的政策是方向,引领我们走向美好幸福路……”这是“银发人才”宣传团,在凯里市凯棠镇新村村用“苗语快板”的形式,将乡音道情传党声,让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银发人才”宣传团聚焦党方针政策、家风家教传承、普法帮教等主题,深入乡村、社区、校园、机关、企业,因地施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探索推出“汉语+苗语”“文艺+宣传”的宣讲形式。

凯里市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发人才’宣传团是一支由退休老干部、退休村组干部、退休教师等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人员组成。目前,宣传团成员已有300人左右。”

“银发人才”宣传团李浩介绍:“目前,宣讲团打造专题课、趋势课、微党课、互动课、音乐课等‘新讲法’,挖掘凯里市红色文化资源,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院坝会等为载体,用乡音传递党的好声音,用乡情讲述凯里好故事。”

凯里市大风洞镇地处偏僻、距离城区较远,医疗资源不足。服务团组织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老专家到大风洞镇走村串寨义诊、送医送药,周边村寨的群众也纷纷赶来,享受“送上门的专家号”。

从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的邓江黔参加义诊后深受触动,因此接过了“医疗服务团团长”的接力棒,并请缨到大风洞镇卫生院成立“银发专家工作站”,定期进镇坐诊、培养人才。去年以来,医疗服务团开展义诊和宣讲85场,接诊患者4100余人。

在凯里市碧波镇,“银发人才”科技服务团通过开设“田间课堂”等,向村民传授茶叶、冷水鱼、蓝莓等特色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碧波镇大堡村冷水鱼养殖基地负责人念其武说:“冷水鱼养殖是个技术活,对水质、水温、环境要求很高。”冷水鱼养殖项目是2019年引进,在项目实施初期也是屡屡碰壁,大堡村“两委”见状便请求“银发人才”科技服务团的帮助。“银发人才”科技服务团组织水产方面专家,为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目前基地鱼苗6万余尾,存塘量达到50余吨,年出塘量达到100余吨。

--> 2025-05-22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295599.html 1 凝聚“银发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