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23日

从白衣天使到“蜂王”

张晓慧的甜蜜事业与乡村振兴梦

从白衣天使到“蜂王”

张晓慧的甜蜜事业与乡村振兴梦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万琼

在黄平县上塘镇朱家山原始森林脚下,有一个被称为“甜蜜小镇”的地方。这里不仅盛产优质的蜂蜜,更孕育着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张晓慧,从一名省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转身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的“蜂王”,用六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篇章。

放弃都市繁华 回归大山初心

1998年,张晓慧从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毕业,顺利进入省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医护人员。然而,在繁忙的医院走廊穿梭多年后,她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却日益强烈。“作为一个从穷山沟里考出去上学、工作的农村女孩,留在省城工作本是众人羡慕的职业选择。但我对家乡的爱深沉而炽热。”张晓慧这样描述自己的选择。

2015年,张晓慧的人生迎来转折。她加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专业委员会,并先后参加贵州民族大学的“非遗染艺研修班”和上海东华大学的“非遗刺绣创意设计研究班”。这些经历不仅让她与苗族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更让她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可能性。2018年初,她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省城优渥生活,回到黄平县上塘镇永爱村创业。

科技赋能传统 甜蜜事业起步

选择养蜂行业,源于张晓慧的家族传统和童年记忆。她创立的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苗山花”品牌,承载着她对家乡的深情。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第一年公司就亏损20多万元,传统养蜂方式与科学技术的脱节、用地难题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

面对挫折,张晓慧没有退缩。她四处走访,与贵州大学动物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公司特聘两名博士后担任技术总监,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为传统养蜂业注入科技力量。

甜蜜小镇梦想 带动乡亲共富

在张晓慧的带领下,苗疆蜂业逐渐发展壮大。公司养殖6000多箱中蜂,带动合作社养殖1.2万多箱,技术指导范围扩大至3万箱。“苗山花”品牌拥有9项专利和完善的产业链条,蜂蜜包装厂、蜂具加工厂、中蜂良种扩繁中心、蜂产品研发中心等相继建成。

但张晓慧的梦想不止于此。她正积极筹备建设蜂蜜水观光水厂、蜜蜂科普馆和蜂产品手工体验坊,希望将甜蜜小镇打造成集养蜂、蜂蜜衍生产品、蜜蜂科普和蜂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小镇。“我们要把蜂蜜水厂以及科普研学馆建好,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到甜蜜小镇的发展中来。”张晓慧满怀憧憬地说。

履职尽责 为民发声

2021年,张晓慧当选黄平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她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她提出的《关于深度挖掘与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全县旅游的建议》被评为优秀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

如今,张晓慧不仅把企业做成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还感召儿子放弃成都航空公司工作,回乡与她并肩作战。母子两代人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张晓慧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她先后荣获“贵州省三八红旗手”“黔东南州劳动模范”“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黄平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黔东南州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委员。但对她而言,这些荣誉只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在她心中,朱家山原始森林脚下的甜蜜谷,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而她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守护这份甜蜜与希望。

夜色温柔,张晓慧办公室的灯火依然明亮,那灯光不仅照亮了她案头的工作,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从白衣天使到“蜂王”,张晓慧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对家乡的深情与担当。

--> 2025-05-23 从白衣天使到“蜂王” 1 1 黔东南日报 c295725.html 1 张晓慧的甜蜜事业与乡村振兴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