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
特色中药材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徐鑫缘 莫昌怡) 近年来,丹寨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全力打造农业园区和种植基地,积极推广林下种植、粮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元化种植模式,探索多种经营路径,推动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扬武镇红星村,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穿梭于一株株蓝莓苗间,翻土、挖坑、植苗、覆土,精心栽种板蓝根。高株蓝莓为板蓝根提供了天然的遮阴环境,极大提高了板蓝根的存活率。为保障农户科学种植,相关技术人员从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到田间管理,全程为农户免费提供“手把手”指导服务。
“今年我家种了8亩板蓝根,收割后有人回收,还有补助和技术员指导种植。”红星村村民吴平凤一边说,一边忙着打窝种苗。
“我们公司提供无偿的技术跟踪服务,叮嘱农户每穴种植2至3株,种植的时候要将种苗斜种35到40度,让植株更好地贴着土壤。”贵州惠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种植技术负责人潘其正介绍。
为持续壮大中药材产业,丹寨县今年投入34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板蓝根产业发展。该产业以乡镇为单位,以村民自愿参与为原则,按照每亩2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及板蓝根回收等。
“每亩平均种植种苗7000至10000株,目前全县总共发放种植的南板蓝根苗总量在1500万株左右,总产量预计8000吨,产值1000万元以上。”贵州惠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跃州说。
据了解,今年该县南板蓝根总种植面积1.62万亩,其中,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计划新增1710亩,目前已完成种植面积891亩,预计到年底全县南板蓝根总产量达1.6万吨,总产值达2240万元,产业发展惠及农户5400余人。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