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30日

丹寨县:

高效防汛筑牢生命防线

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肖艳会) “要不是干部连夜把我们喊出来,后果真不敢想!你看这塌方滑下来的泥巴,直接把老妈的房间填满了,堂屋也被冲进来好多泥巴……”5月28日中午,记者赶到丹寨县南皋乡乌高村时,被转移群众潘大林心有余悸又满怀感激地说道。正是乡村两级干部的及时行动,救了他们一家。采访中,记者看到从乌高、石桥等村寨转移出来的乡亲们生活有序,有的在安心休息,有的在田里忙着移栽秧苗,还有绣娘专注地绣着花。

5月28日凌晨30分许,南皋乡一处地质灾害极高风险点乌高村三组突发滑坡。该风险点危及周边15户27人的生命安全。滑落的泥土致使一栋木质结构房屋的3间房屋损毁,其中一间正是此前已转移的1名老人卧室。幸运的是,在此轮强降雨的考验下,当地风险分析研判精准到位、预警信息发布及时高效、群众避险转移组织有力有序,成功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当黔东南州启动防汛四级响应后,丹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强化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巡查防守和转移避险工作,紧盯各类重点部位,扎实开展巡查防守,严格落实“两段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要求。一旦发现灾害征兆,严格按照“四个紧急撤离”要求,迅速、有序地做好人员转移工作,确保不漏一人。

在乡镇、村级层面,根据州、县的决策部署要求,七乡镇(街道)除必要值班人员外,所有班子成员亲自率队,下沉到122个村(居、社区),全方位开展地灾隐患排查防治、高风险地灾点人员避险转移工作。他们不辞辛劳,挨家挨户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点。截至5月27日23时,全县共组织21处高风险地灾点群众转移避险211户369人,督促指导两个地下矿山撤离工人132人。其中,南皋乡组织转移高风险地质灾害点群众61户116人,成功避让了5月28日凌晨的这场高风险地质灾害,用实际行动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丹寨县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了防汛救灾的坚固防线,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2025-05-30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96417.html 1 高效防汛筑牢生命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