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31日

守护成长沃土 托举未来希望

○ 顾慧明

阳光洒满五月的校园,孩子们的笑脸如同绽放的花朵。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2025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此时此刻,习近平总书记那句“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的温暖话语,再次在我们耳畔回响。这不仅是一位大国领袖对少年儿童的深情寄语,更是一个百年大党对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

回望新时代以来的儿童事业发展之路,我们看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儿童领域的生动实践。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迭代更新到“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儿童药品审批绿色通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到全国数万个儿童友好社区的建成,中国正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儿童保障体系。这些成就背后,是党和政府持之以恒的投入与关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需要跨越的沟壑。城乡儿童发展差距依然明显,网络时代的“屏幕依赖”成为新的成长烦恼,“双减”后的素质教育资源供给还需优化,三孩政策下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激增。这些问题既是民生痛点,也是政策着力点,需要全社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共同应对。特别是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精神品格,如何让他们在数字化浪潮中保持身心健康,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新课题。

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法治保障要先行,加快学前教育法立法进程,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共服务要优化,推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建设城市“15分钟育儿圈”;教育改革要深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让“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少;家庭教育要重视,引导家长破除“鸡娃”焦虑,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每一分努力都弥足珍贵。

当我们看见月亮山区苗族女孩在“村超”的足球场上奔跑,听见特殊教育学校传来悠扬琴声,目睹“天宫课堂”点燃无数孩子的航天梦想时,就能深刻理解儿童工作的深远意义。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让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共同守护成长沃土,托举起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因为每一个孩子的笑脸,都是中国未来最美的风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民族振兴最坚实的基石。

--> 2025-05-31 1 1 黔东南日报 c296804.html 1 守护成长沃土 托举未来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