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天凤 胡学常
太阳初升,雷山县大塘镇龙河村卫生室里,早早就人头攒动。一张张小板凳围坐一团,包村医生、镇卫生院干部、村医和几十位村民的“健康晨会”开始了。
包村医生刘佳其开门见山:“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聊聊咱村卫生服务还有哪些不方便?比如健康巡诊车路线合不合理?大家尽管提!”
话音刚落,村民们便打开了话匣子。“刘医生,我们老人慢病药快吃完了,去镇里拿一趟太远。”“健康巡诊车来的日子能不能固定点?有时来了我们正好下地干活……”
镇卫生院院长李登莲拿出手机展示健康巡诊车排班表:“大家看,我们初步计划把巡诊车进寨时间固定到每月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周二上午,避开农忙高峰。常用药,村医王哥这里会尽量备足,实在没有的,提前登记,巡诊车下次带来,或者我们让村医跑腿去镇上拿!”
“那像我阿妈这种走不动的,能上门看看吗?”村民杨妹问道。
“能!必须能!”村医王德芳接过话头,“重点人群,像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我们村医定期上门随访,电话就在墙上贴着,随时打给我!”
贴心实在的安排,让村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一阵阵掌声在卫生室里响起。
雷公山腹地,曾是“赤脚医生”背着药箱翻山越岭服务乡亲的地方。那份“把健康送到家”的质朴情怀,至今仍在苗乡流传。如今,雷山县卫健系统在学习教育中,局班子成员带头包片,党员干部深入村寨卫生室蹲点,把脉群众健康需求。县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学常说:“干部多跑腿,群众就少跑路。我们要求大家沉下去,就是要听到真心话,解决真问题,让‘赤脚医生’服务乡亲的这份情谊,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