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6月10日

黎平县蒙村村:

创新“五个一”模式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本报讯 (记者 韦启悬) 近日,黎平县敖市镇蒙村村凭借创新的未成年人保护“五个一”模式引发关注。该村以“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文化赋能、科技支撑”为抓手,总结形成未成年人保护“五个一”工作做法,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持续发力,实现连续39年命案“零发生”,无学生溺水等非正常死亡及受侵害、受霸凌问题,先后荣获“第八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21-2023年度黎平县平安村”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未成年人保护之路。

夯实一座堡垒。蒙村村持续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从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吸纳人才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目前,村里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共80名党员。

用活一项机制。蒙村村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小组,划分责任,定期走访并动态更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工作台账。成立“爱心妈妈团”;启用“安馨护学车”;成立“护学安全队”;建设“儿童之家”为未成年人提供活动与学习的阵地。2024年以来,共排查走访未成年人140余人次,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服务23人次。

激活一支队伍。蒙村村推行“大手拉小手”护学模式,以自然寨为单位组建8支红领巾护学小分队,79名学生队员参与其中。小分队队长由高年级学生担任,负责督促成员按时归家进校,并辅导低年级学生作业,既保障了学生安全,又促进了共同成长。

用好一套家训。蒙村村深入挖掘“石、杨、欧”三家姓氏家训,通过“同心路”“家风家训墙”等文化阵地传播“孝敬父母,尊敬长上”等价值观。由“五老”组成的宣传协调小组发挥余热,传承家风家训、调解家庭矛盾。“五好家庭”评选和助学奖励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良好家庭教育氛围的形成。

构建一张智网。蒙村村依托数字化技术,在重点区域安装16个智能AI摄像头,并整合10个雪亮工程摄像头,实时监控未成年人活动区域。自摄像头安装以来,已成功干预52个苗头性问题,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受侵害和溺水事件发生。

蒙村村“五个一”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成效显著,为乡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下一步,该村将持续创新发力,为未成年人撑起更坚实的“保护伞”。

--> 2025-06-10 创新“五个一”模式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1 1 黔东南日报 c297398.html 1 黎平县蒙村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