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东 曹友盼) 近年来,岑巩县思旸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形成“政策+服务+文化”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一老一小”实际困难,全面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党建引领聚合力,构建多元服务矩阵。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党委统筹+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格局。建立动态管理、四级包保、探访关爱、邻里互助四项机制,整合事业单位、村组干部、公益岗位、社会人士等力量,组建教育、医疗、普法等七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送医、助学、代办等服务80余场次,惠及留守老小1100余人,解决实际困难50个。
四级包保筑防线,织密精准监护网络。聚焦特殊群体监护责任落实,创新推行“四级包保+结对帮扶”机制,构建“镇统筹、村执行、网格跟进、农户落实”的闭环责任体系。通过动态管理留守老小信息台账,明确镇、村、网格、农户四级责任人1900人次,签订委托照顾协议306份。针对行动不便群体,创新设置“邻里关爱人”218名,为特殊对象手机设置“一键通”紧急呼叫功能,实现意外事件快速响应。对低保、特困等特殊群体,建立资金使用记账和委托照顾报告制度,确保帮扶资金精准用于监护对象,筑牢特殊群体安全防线。
政策赋能解民忧,打造精准服务样板。坚持“政策集成+个性措施”双轮驱动,精准对接“一老一小”多元需求。编制《思旸惠民通》政策汇编,制定“共性+个性”服务清单166条,实施适老化改造51户、发放智能定位手表28个,惠及特困老人和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创新开设“暑期课堂”,组织优秀学子反哺家乡,开展国学礼仪、学业辅导等活动;录制“家庭线上团聚”视频20余条,架起在外游子与留守家庭的情感桥梁。通过临时救助33人、雨露计划65人,实现政策服务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文化润心育新风,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以“文化引领+文艺赋能”为抓手,深挖党建引领的文化治理效能。如,盘街村连续17年举办教育表扬大会,表彰优秀学子和困难家庭133人,培养大学生138名,形成尊师重教的良性循环。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孝老爱亲家庭”等评选1200余户,组织80岁以上老人“吃长寿面”“过集体生日”,举办打糍粑、包粽子等传统活动20余场次,让孝德文化浸润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