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玉涵 杨证超
在中瑞建交75周年的特殊时刻,一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盛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盛大举行。2025年“你好!中国”端午游园会吸引了无数当地民众的目光,而来自雷山县的州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潘仕学,作为贵州代表团赴瑞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在这场活动中大放异彩,成为传播中国苗族文化的闪亮名片。
端午游园会上,潘仕学带着他精湛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以及一系列精美绝伦的银饰作品惊艳亮相。活动现场,他全神贯注地展示着银饰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从铸炼、吹烧到锻打、焊接,再到编结、镶嵌等,30多道复杂工序在他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熟练的手法、专注的神情吸引了众多瑞典民众以及其他国家游客的围观,大家纷纷被这神秘而精致的东方传统技艺所折服。不少人还亲自上手体验,在潘仕学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尝试着锻打银片,感受金属在锤击下逐渐变形的奇妙过程,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时,他所展示的银冠、银梳、银项圈、银围腰链等精美银饰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细腻的工艺和浓郁的苗族文化内涵,成为整个活动的焦点。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更传递出了苗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现场观众对遥远的中国苗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
雷山县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潘仕学所传承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外,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5项、省级16项、州级21项、县级184项,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10名、州级31名、县级608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群2个(掌坳铜鼓舞、方祥高排芦笙)13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群21个602人,贵州省2024年度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有7名雷山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苗族织锦、蜡染、芦笙舞、苗歌等众多非遗项目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共同构成了雷山县独特而迷人的文化景观。
近年来,雷山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工作方针,通过开展非遗工坊建设、举办各类非遗传承培训活动、加强非遗场馆建设与申报、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各类展示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非遗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