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6月16日

擘画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 锦屏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综述

○ 通讯员 龙本英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锦屏县以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优布局、强引领、守初心,高水平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优布局 激活空间发展潜能

夏日清晨,笔者漫步于锦屏县城河边步道,所到之处,均是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满目皆景。

“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城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越来越好,每天茶余饭后,大家都喜欢到河边的健身步道来散步。”居民龙咸琴告诉笔者。

步入滨江路,只见市民们或在跳广场舞,或在各类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一派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

“三江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50.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79平方公里。”据锦屏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立霞介绍,为增强城市活力,该县围绕人文历史、山水资源、清水江木商文化,深挖景区沿线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资源,为城区构筑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建设国家水利风景区过程中,锦屏县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规划先行,突出建管并重,推动县域统筹规划,在规划上下足“绣花”功夫,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元素与传统民族元素相结合,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步道、古色古香的风雨桥、凉亭等,并将名人诗词、石雕和创意景观墙镶嵌其中,让人们在举步之间便能感受自然与城市的共生的秀丽画卷。

如今,锦屏县三江水利风景区将山水与城市交相辉映,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景中、城在画中”的城市更新目标。2015年,该景区获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23年11月,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强引领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仲夏时节,在锦屏县三江镇聚龙社区,只见一幢幢高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块块绿地郁郁葱葱,公共设施更是配套齐全。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张张随处可见的笑脸,一派派安居乐业的幸福景象。

“过去老家的住房条件不好,现在住上了新房子,靠河边空气好,住得很舒心。”从农村搬进锦屏县聚龙社区的居民杨龙锡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聚龙社区是锦屏县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672户2763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640户2645人,同步搬迁32户118人。该社区通过精心规划、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已成为该县组织完善、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优良、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

而改造后的锦屏县三江镇变电站的一栋栋宿舍也格外醒目,楼前屋后新栽植的绿化苗木更为其增添了不少生机。居住于此的居民王晓龙感慨道:“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住着也特别安心。”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旧小区改造、地灾搬迁安置点等工程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事关百姓福祉。

近年来,锦屏县将此作为全县头号工程、头等大事来抓,根据百姓实际需求,广泛听取百姓意见,聚焦百姓难点问题,采取“一户一方案一设计”进行打造,千方百计解决广大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立足“老城更新、新区赋能、新老互动”思路,积极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对城区进行局部规划调整。

如今,一批批项目“落地开花”,赋能城市发展,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还让城市更加充满活力。

目前,全县已建成多个民生工程、6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处地灾搬迁安置点,改造工程老旧小区19个;2021年以来,新增社会停车位616个,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守初心 精耕细作惠民生

“现在,噪声扰民现象越来越少,平时早睡也不会再受到影响。”目睹这两年的变化,家住锦屏县城小江广场附近的居民曾宪平感受颇深。

得益于锦屏县城市精细化管理“巧手”,这两年,该县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城市建设思路,倾力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城市特色”的城市标杆,营造出更有民生“温度”、更显包容“内涵”、更具幸福“质感”的城市氛围。

“近年来,锦屏县采取面上扩绿、见缝插绿、立体植绿等方式,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城区绿道等建设。如此一来,民生短板得到持续补齐,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治,城市品位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绿化照明站站长范超钰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城区人行街道栽植行道树4000余株、绿化带16万平方米,建成专类公园1个、广场4个、口袋公园3个,绿化覆盖率达41.94%。

而今,漫步锦屏,到处都能看到树绿、花红、水清的景色,“满城公园满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 2025-06-16 —— 锦屏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98119.html 1 擘画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