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班福丽 代乔萍 张帝 摄影报道
仲夏时节,晨光微曦。走进岑巩县客楼镇安山村李子种植基地,满山果林绿意葱茏,青嫩的李子缀满枝头,圆润的果实覆着一层薄霜,在晨曦中泛着微光,一场关于丰收的“甜蜜盲盒”,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开启。
“一拉一提一拽,病弱果簌簌坠落,冗余枝条纷纷离体。”这番看似“减产”的操作,实则是丰收的关键密码。安山村产业大户陈智手持修枝剪示范疏果技巧:“疏果就像给果树‘减负’,剔除病果、密生果,才能让养分集中供给优质果实。”
作为在客楼镇安山村土生土长的村委会副主任,他凭借对当地气候土壤的深刻认知,成为首批探索精品水果种植的“先行者”,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种植经”,他采用“上树下瓜”的套种模式:枝繁叶茂的李子树如天然遮阳伞,既能遮挡强光、降低地温,又能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小气候,为西瓜、南瓜等藤蔓作物打造理想的“乘凉地”,这种一地多用的种植结构,让昔日荒草丛生的坡地焕发新生,如今基地挂果态势良好,预计今年产量达4.5万公斤,产值超70万元。
“在陈老板果园干活,一天能挣100元,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村民王云珍的话语里满是盼头。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陈智带动周边农户投身精品水果种植,让全镇4个村实现产业覆盖,种植面积扩展至8000余亩。连片的李子林、黄桃林长势喜人,这些“金果果”正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依托。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下一步,客楼镇将锚定“规模化、品质化、市场化、融合化”方向,构建“种管销游”全链条体系,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完善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打造“春赏花、夏品果”农旅体验,让“绿果”真正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果”,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