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石世艳) 随着盛夏来临,气温持续攀升,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我州各县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全力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溺水安全防线。
镇远县各社区与学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防溺水举措。西秀社区干部深入居民小区、楼栋,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页、推送微信公众号文章等形式,普及防溺水知识。同时,组织志愿者加强对辖区水域巡逻,排查隐患水域,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镇远县城关三小等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向学生传授防溺水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镇远县西秀社区宣传员徐美表示:“进入夏季以来,我们社区采取多种方式宣传,重点向家长和学生讲解宣传溺水风险。同时,每日安排专人开展河道巡查,对戏水行为及时劝导。通过‘入户+巡查’双管齐下,将防溺水安全理念深植人心,为保障暑期安全筑牢坚实基础。”
丹寨县扬武镇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起“联防联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应急保障”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工作体系。在联防联控方面,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三级责任体系和四级联防联控网络,细化责任分工,推行“发现—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在宣传教育上,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下利用“寨寨响”广播、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防溺水知识,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推送警示案例和安全知识。同时联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强化家校联动。隐患排查整治中,组织多部门对辖区水域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对42处重点水域建立台账,设置警示标识,按“四个一”标准配备120套防护装备,并成立24个巡逻队进行动态巡查。应急处置方面,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咨询点,开展应急演练,提升救援能力 。
台江县多部门联合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团县委联合县妇联、县消防大队、县关工委在台江县民族中学开展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专题讲座。活动中,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消防大队消防员讲解防溺水“六不原则”及自救、施救方法,并通过情景模拟和动作示范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
雷山县则立足本地水域特点,通过科技赋能与精准防控筑牢防溺水“智慧防线”。雷山县河长制工作站副站长付佳伟介绍:“我们今年整合资金39万余元,对全县125处重点水域和山塘水库防溺水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严格落实‘一处一策’管护机制,明确每处设施设备的责任人和巡检周期,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除了传统防护设施外,该县还创新引入了科技手段,对部分高风险河域专门加设AI智能监控。这些“电子哨兵”具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可实时监测人员靠近危险水域情况,并通过广播系统自动发出警示提醒。据了解,全县共计在25处高风险河域加设AI智能监控,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成,接下来,将陆续实现联网运行。
连日来,全州各县市围绕防溺水工作主动作为,通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强化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举措,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科技支撑的综合防控格局,构建起了多维度安全防护体系,这既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与担当,也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