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6月22日

雷山县西江镇:

外织村寨防汛网 内筑景区安全屏

▲ 6月21日,党员干部在从江县加鸠镇加鲁村清理洪水后淤积的路障,保障公路畅通。

(通讯员 潘窕英 摄)

◀ 6月22日,在榕江县兴华水族乡高旧村,党员干部在田间帮助农民恢复被洪水冲倒的秧苗。

(通讯员 李长华 摄)

本报讯 (通讯员 吴贤燕) 一把雨伞、一件雨衣、一双雨靴,成为雷山县西江镇党员干部迎战汛情的“全能装备”。6月21日,他们身着这身特殊“战袍”,一头扎进村寨街巷排查隐患,一脚迈入千户苗寨景区守护游客,以“双线作战”的姿态与时间竞速、与汛情博弈。

“余奶奶,雨还要下,房子旁边的山体有滑坡风险,这里不安全,我们带您去安全的地方!”在黄里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村主任杨泽辉一边查看房屋周围情况,一边耐心劝说独居老人转移。面对不愿撤离的群众,党员干部反复讲解雨情风险,用“算安全账、讲暖心话”的方式,一点点打消群众的担忧,最终,通过“一对一”护送机制,当日累计安全转移受威胁群众54人。

在控拜村,合作食堂里成为受威胁群众的暖心据点,党员志愿者正忙着端上热乎的饭菜,10多名村民围坐在一起,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着防汛安置中的民生温度。

面对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汛情,西江镇快速响应、科学部署,集结80余名党员干部、应急队员、志愿者,组成防汛“铁军”,同步开展“双线作战”。对外,深入22个村(居)反复排查老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情况并在滑坡隐患点拉起警示彩带;对内,针对景区栈道、排水系统、山体边坡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堵塞物,加固防护设施,在美人靠等网红打卡点设置警示牌。

党员干部又化身为“安全卫士”,穿梭在景区各个角落。“不要在河边网鱼了,快回家!”“那位游客,美人靠湿滑易坠,赶紧下来!”一声声刺耳又关切的劝导,及时制止了河边垂钓、低洼处逗留、登高拍照的危险行为。

目前,西江镇已建立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组织3支应急抢险队随时待命,配备充足的救生衣、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此外,通过村喇叭、微信群等渠道实时发布汛情预警,打通防汛宣传“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 2025-06-22 雷山县西江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98733.html 1 外织村寨防汛网 内筑景区安全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