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东
凯里诞生了一个神奇的秀:T台秀。凯里的出圈从一个小小的T台就可以窥见一斑。在凯里民族风情园内,一条50米长的木构风雨长廊化身露天T台。这里没有专业灯光音响,却有银饰叮当的苗家少女、肩扛农具的古稀老人,甚至1岁萌娃与84岁绣娘同台演绎生活美学,他们步履从容,在城市间走出了乡土的自信,走出了自己的步伐,走出了快乐。
去年7月,苗族设计师杨春林在此发起首场“草根走秀”,村民身着家传苗绣盛装,手持芦笙、鸟笼等乡村符号,将沉睡的非遗元素唤醒于当代舞台。这场被命名为“村T”的公益秀场,如今一年内举办超500场演出,吸引5万余人登台,更让俄罗斯模特身着苗装走上T台。
一个木结构的T台,占地面积不宽,T台不算豪华。耗费的资金不过一些音响的租金,所需要的不过是民族服饰的购买。村民们在T台小朋友眼里,看到了快乐,从T台老爷爷的犁耙里,看到了隔辈的亲情,在民族服饰上,看到了千年的浪漫和精彩。村民走秀同时展示自制苗绣、腊肉等产品,三棵树镇绣娘文正敏团队通过T台带货,将耗时一年刺绣的“蝴蝶妈妈”盛装转化为订单。儿童组与老年组同台设计,让丹寨鸟笼、台江姊妹饭等非遗技艺通过家族故事延续。
“村T”创造了三个方面的神话,2025年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10位村民向世界展示苗侗非遗融合设计,古阿新团队携山区儿童登陆国际时装周,衍生出研学旅行、服饰租赁等12种新业态,“村T+村超”联动模式使民族风情园每周客流倍增。“村T”走进镇远等地展示,让T台变成了一个广为传播的品牌。
杨春林的实践被《农民日报》《瞭望》等媒体誉为非遗活化的典范,可见,只要敢想敢干,吸收民族文化,扎根本地土壤,就能干出成绩。返乡青年杨春林团队,他用一个T台激活了歌舞、服饰、文化等文化基因。当杨春林将母亲缝制的苗绣与巴黎裁剪工艺同台并置,凯里证明乡土才是时尚的源头活水。“村T”的魔力在于:它让扛锄头的手举起手机直播,让绣花针线连接全球订单。“村T不大”,创造神话,方寸舞台昭示的真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期待黔东南“村”字品牌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成为全国“村”字品牌最多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