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仁福) 今年以来,凯里市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抓手,紧扣目标精准施策,率先在下司镇瓮港村和碧波镇柿花村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机制创新”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升级,实现了从环境整治到文明培育的系统性跃升。
近日,笔者走进舟溪镇情郎村,百年古楠木新绿如盖,木鼓声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洁净村道串联起特色民宿与田间生机。这场环境革命不仅重塑了村容村貌,更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凯里市通过可视化叙事解构整治脉络,将生态治理融入乡村现代化进程,让“环境美”升华为全民共识。同时,创新“行为量化兑换物资”激励机制,推动村民从“旁观者”向“主人翁”转变,用经济杠杆激活村民的参与意识,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农村环境治理的“硬骨头”——厕所与污水治理方面,盐井村得到有效破解。依托厕所革命和东西部协作专项资金,盐井村对户用卫生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配套建设了粪污收集管网,将厕所与生活污水纳入“收集—处理—循环利用”体系,成功解决了112户污水收集难题。
凯里市还通过召开群众会凝聚共识,将《寨规民约》作为德治约束,把环境整治纳入村民规范,组建志愿服务队与工匠队伍保障长效,通过院坝会、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形成了“物质改善+精神提升”的双轮驱动模式,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