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6月25日

浅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项目式教学

○ 凯里市第四幼儿园 肖应姗

一、引言

项目式教学以真实问题为驱动,强调幼儿在探究中整合多领域经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当前家庭项目式教学普遍存在家长认知偏差、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师作为专业教育者,需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家长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伙人”,将家庭转化为项目式学习的生动课堂。

二、家庭项目式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一)家长认知与参与困境

1. 理念认知模糊:部分家长将项目式学习等同于任务式作业,忽视幼儿兴趣与探究过程。

2. 参与动力不足:工作压力导致家长参与度有限,仅27%的家长能全程参与项目,43%的家长仅提供物质支持。

3. 指导方法缺失:家长缺乏系统指导策略,如在《甜蜜“柚”惑》项目中,70%的家长只能利用手机查阅信息来解决关于柚子的疑惑。

(二)教师指导的现实瓶颈

1.沟通机制单一:依赖微信群发布任务,缺乏深度互动,导致家长对项目目标理解偏差。

2.资源支持不足:未针对家庭环境提供差异化材料包。

3.评估反馈滞后:仅通过照片反馈成果,忽视过程性指导,如未及时纠正家长过度干预幼儿探究的行为。

三、教师指导家长的实践策略

(一)理念引领:构建家园教育共同体

1.专题培训赋能

通过“家长工作坊”系统讲解项目式学习理论,结合“我的舞台我做主”案例,分析幼儿在观察、计划、解决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价值。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项目活动审议,体验从问题提出到成果展示的完整流程,强化其作为“学习合伙人”的角色认知。

2.政策解读联动

援引《学前教育法》中“家长每月至少参与1次幼儿园开放日”等条款,明确家庭项目式教学的法律依据。通过家长会解读《指南》中“幼儿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为主”的要求,引导家长理解项目式学习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二)过程指导:全周期支持策略

1.项目设计指导

主题选择:指导家长从幼儿兴趣出发,如结合“柚子”项目,通过看、摸、闻、尝激发幼儿对水果认知的好奇,萌发对植物探究的好奇。

计划制定:提供“项目计划书模板”,包含驱动问题、阶段目标、资源清单等模块,如“植物”项目中,家长可参照模板制定“角色分工表”与“材料准备清单”。

2.实施路径引导

问题解决支架:通过“三步引导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实践探究)指导家长应对幼儿探究困境。如在“花生苗固定”问题中,教师建议家长先观察幼儿尝试竹棍捆绑的过程,再引导其思考“如何让支架更稳固”。

四、案例实证:《身边的植物》项目的家园协同实践

(一)项目背景

基于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家长发起“身边的植物”项目,旨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与责任感。

(二)教师指导路径

1.前期准备

理论学习,查询相关的文献,了解项目式教学在幼儿园的实施与应用现状和取得的效果,了解其发展趋势,预设项目式教学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的可能性和取得的效果,以及推广的意义。

2.实施阶段

开展关于项目式教学的培训,邀请班级教师在家长会时进行项目式课程活动案例的分享,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项目式课程活动审议活动,了解项目式教学的框架(幼儿兴趣点或需求、学习价值、支持策略),建构家庭开展项目式教学支架。

制作项目活动记录表,并协助家长按照记录表的指导要求步步开展。

利用微信群随时交流课程开展进度,并积极给予指导。

(三)实施成效

1.幼儿发展:幼儿更善于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家长帮助解决发现的问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

2.家长成长:大部分家长掌握了项目式教学的基本方法,并表示亲子关系得到了很大提升。

五、结论

教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项目式教学,需以理念引领为基础,以过程支持为核心,以个性化指导为关键,构建“认知-实践-反思”的闭环指导体系。通过“柚子”“身边的植物”等实践案例可见,系统的教师指导能显著提升家长参与效能,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亲子关系发展。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数字化工具在家庭项目式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师指导的实时化、精准化,推动家园共育向纵深发展。

--> 2025-06-25 1 1 黔东南日报 c299019.html 1 浅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项目式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