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书燕) 近期,在黄平县,一场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该县各乡镇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丽乐章。
仲夏时节,走进浪洞镇温水塘村,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青瓦粉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道两旁小花园、小菜园点缀其间,多彩墙绘与秀美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这生机勃勃的乡村新貌正是浪洞镇深入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的生动体现。
在推进环境整治中,温水塘村积极探索“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党群联动模式。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充当先锋队,将环境整治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同时,推选“五老”人员担任文明督导员,形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自“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浪洞镇共设置垃圾箱 99个,配备保洁员150名,清理乱堆乱放点位42处,清运各类杂物 30次,拆除残垣断壁3处,新改建卫生厕所16户,整改问题厕所 4 户。
翁坪乡同样以“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为抓手,通过“党委统筹、党建引领、网格联动、长效治理”四维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乡党委建立“党委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村级主导”机制,召开誓师大会、专题调度会20余次。各村党支部创新“党建引领+党支部带动+党员行动”模式,通过院坝会、微信朋友圈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宣传13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6000余人次。在党员干部带动下,村民自发组建清洁队伍,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已发动群众3000余人次,累计清除卫生死角62处,清运垃圾 50 余吨。
旧州镇则聚焦“清理乱堆乱放、残垣断壁,改厕、改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六大任务,走出了一条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协同推进的新路径。镇里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理念,构建多层次宣传动员体系,累计印发倡议书2万余份,将“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理念深植民心。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参与”模式,率先在寨碧村、川心堡村打造示范点,形成“户户争创美丽庭院、村村争当整治标杆”的生动局面。
下一步,黄平县将持续深化“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品质提升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奋力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