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胡元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征程中,从江县立足资源禀赋,高站位擘画瑶浴产业发展蓝图,全力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江瑶族药浴,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引领下,全县上下凝聚合力,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擘画蓝图,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紧扣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贵州省特色产业振兴行动部署,从江县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部门联动、院校支撑、全民参与”发展体系。现已完成三大关键基础工程:推进全域瑶浴产业普查,联动20余部门摸清产业家底,建立精准发展数据库。整合发改、财政、文旅等28个单位政策资源,形成全方位扶持体系,打造政策集成赋能。制定出台《从江瑶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种植标准化、加工集群化、康养品牌化”实施路径,指引三年行动启航。
攻坚突破,锻造全链发展硬支撑。推动建设从江瑶浴产业全产业链,大力推动瑶浴产业链延伸。夯实种植根基,2024年主要种植的半枫荷、草珊瑚等9种瑶浴药材产量8671吨,销售收入约1.73亿元,带动产业群众增收成效明显。2025年科学布局1300亩核心种植基地,确立西山高脚300亩大血藤、庆云培岩300亩钩藤、斗里根里1000亩钩藤等瑶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强化载体赋能,积极推进粤黔共建产业园B区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集聚核心引擎,支持引导从江神瑶、盛世泰合、从江福临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速推进从江瑶族药浴博物馆主体建设,塑造文化传承新地标。厚植人才沃土,系统培育首批136名涵盖种植、加工、康养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243名民族医药人才库(含67名持证医师及176名后备力量);后备从江瑶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意向达千余人。引领标准建设,联合江南大学等权威机构领衔制定瑶浴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四联养心谷、康养园、态康瑶浴、高华瑶浴等首批4家体验店启动标准化示范改造。
前瞻布局,激活瑶浴发展新动能。谋划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联合江南大学深化编制《从江瑶浴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着力提升“国家非遗·从江瑶浴”品牌影响力,制定《从江瑶浴宣传方案》,启动研究《从江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医药·药浴疗法”品牌体系授权管理办法(试行)》,精心制作从江瑶浴产业宣传片及从江瑶浴产业招商推荐PPT;依托中国贸促会帮扶,有序推进“从江瑶浴”集体商标申报、“从江瑶浴”世界非遗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速构建;保障瑶浴重点项目群申报工作有序开展,“非遗+文旅+康养”融合模式创新推进。
从江县以构建“种植—加工—康养—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部门协同机制,重点攻坚瑶浴产业园区建设、技术标准制定、品牌价值提升等核心环节,下一步将聚焦园区建设、标准制定、品牌推广三大攻坚任务,力争2027年实现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将从江瑶浴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为全省全州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从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