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6月30日

刚边乡:

无人机“飞防”作业 护航粮食稳产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林) 当前正值水稻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在从江县刚边乡平中村粮食高产示范点,一场充满科技感的“稻田保卫战”火热展开。从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推站技术专家联合刚边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指导种粮农户运用无人机“飞防”技术,科学高效开展病虫害防治,为农业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在连片葱郁的稻田上空,伴随着旋翼转动的嗡鸣声,植保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与程序,在低空穿梭。强劲的气流裹挟着精准配比的农药,均匀地喷洒在嫩绿的禾苗间,每一个动作都展现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高效与精准。

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专家、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人员手把手指导下,从药剂浓度计算到无人机飞行高度、速度设定,再到作业路线规划,农户们迅速掌握了“飞防”技术要点,确保作业高效、安全且覆盖全面。同时,专家还特别叮嘱农户,要抢抓晴好天气,及时开展统防统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基数,减少危害损失;并根据苗情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科学施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植保无人机是中国贸促会定点帮扶从江县的项目成果——从江县2025年无人机采购项目。该项目采用先建后补模式,由刚边乡平中稻鱼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具备农机购置补贴办理资质的供应商采购。在严格核实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型号等验收手续后,项目补助资金通过对公账户拨付至合作社。此台无人机的投入使用,不仅及时填补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短板,还凭借低空飞行优势,有效解决了农业物资运输难题,切实降低劳动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据了解,单架无人机每日可作业数百亩,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的数十倍。其搭载的精准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农药的靶向投放,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刚边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目前,刚边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储备有翻耕机2台、喷药无人机1台;全乡农机店储备有拖拉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具135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80%,机械化作业使农业生产成本降低、效益提升超30%,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5-06-30 无人机“飞防”作业 护航粮食稳产增收 1 1 黔东南日报 c299496.html 1 刚边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