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立新) 6月,锦屏县铜鼓镇石斛种植基地迎来盛花期。晨曦中,数十名村民挎着竹筐穿梭林间,指尖轻捻饱满花穗,动作娴熟,片刻间竹筐便铺满金黄,勾勒出一幅丰收图景。
不远处的石斛花加工厂内,选花、烘花、晾花、封装等工序正有序进行。这条从林间采摘到工厂精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高效运转,将自然馈赠转化为经济价值。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现在铁皮石斛花开了,我们来打零工,一天可以采摘10公斤左右,有100多元的收入,蛮不错的。”正在摘花的村民徐德义笑着说。
进入6月采摘季,铜鼓镇石斛产业迎来全年最热闹时刻。从种植基地到加工车间,从线下采摘到线上销售,各环节全面激活,构建起覆盖种植、管护、加工、销售的标准化就业体系。
据统计,该产业链共设置选花、烘花、封装、种植、日常管护等标准化固定岗位20余个,月均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采摘期,日均有80余人务工,他们通过挎筐摘花实现“家门口就业”,日增收100—150元。
铜鼓镇以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不仅破解了鲜花损耗难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成为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