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周燕
6月24日至28日,两波洪峰如猛兽般撕开榕江河堤:主干道淹过红绿灯,“村超”球场成深潭,沿街商铺被淹、多辆车辆被冲、道路通讯等设施遭到重创,无数居民被困于楼栋之中亟待救援。
“榕江告急!全省消防,向险集结!”危急时刻,全省消防总动员的指令响彻黔中大地。
从黔东南州内的就近驰援到贵阳、黔南的跨区奔袭,从洪峰浪尖的生死救援到灾后淤泥里的坚守,贵州消防的橙红身影,以逆水冲锋的勇、分秒必争的拼、灾后守护的暖,在洪魔过境处,筑起一道道护佑生命的钢铁防线。
闻“汛”而动,星夜驰援赴险区
“灾情就是命令,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一盘棋作战!”灾情突至,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调度全省精锐力量跨区域联动集结,以分秒必争之势奔赴救灾一线。
6月23日,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30名指战员率先进入主城区开展防灾勤务;
6月24日,黔东南州消防支队从全州调集支队机关、训练基地和凯里、开发区、丹寨、剑河、三穗等9个大队43车23艘橡皮艇179人星夜驰援榕江,直插防洪形势最严峻的洪区,实施“人车艇一体化”作战;
6月25日,省消防总队调集贵阳、黔南、贵安等3个支队37车100人驰援榕江,按水域灾情地图精准分工;
截至6月28日12时,省消防救援总队共投入的4个支队、130辆车辆装备、300余名指战员在榕江全域铺开。
空中,无人机盘旋传回洪区实况;水面,橡皮艇载着被困群众往高地冲;陆地,破拆工具正撕开被淹的卷帘门——一张“空中预警、水面搜救、陆地攻坚”的立体网,在洪区里转成一个高效的“救援环”,为被困群众架起了一座座“生命桥”。
临危施救,分秒必争护生途
“20楼!透析老人快喘不上气了!” 6月24日,凯里开发区消防大队对讲机传来急促呼叫。锦州新城因洪灾断电致电梯停运,消防员张朋飞打着手电筒徒步冲上20楼。在漆黑楼道中,他蹲身将老人紧背在身:“爷爷抓牢,我们快走!”
在60米的高空接力中,汗水浸透的救援服紧贴张朋飞的后背,前日清淤被钢筋划破的伤口,在汗水里浸得生疼。
20分钟后,当老人被抬上救护车,张朋飞瘫坐在雨水中,双腿痉挛如触电。
“我们是在和死神抢生命,再累都不能停下。”张朋飞说。
同一时刻,榕江水投公司三楼窗口,15双手在洪水中挥舞。当时,洪水漫到二层封死出口,三层的呼救声急如擂鼓。面对汹涌的洪水,黔东南州消防凯棉路特勤站的阳文强和队友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顶住急流,互相搀扶,在洪水中架起一条生命通道。近1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他的双腿被洪水浸泡得失去知觉,却始终咬牙坚持。最终,15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榕江消防员张齐武的故事,更藏着全省消防员的担当。
转移孕妇时,他自家店铺正被洪水吞噬,怀孕的妻子独守在家。“别怕,我妻子也怀着宝宝呢。”他的声音裹着水声却格外沉稳,将孕妇托上橡皮艇后,隔江望了眼家的方向,转身又扎进洪流。
“有你们在,我们就踏实。”被救群众攥着他泛白的手掌,眼里燃起光。
灾后守护,众志协力暖民心
洪峰退去,榕江街巷积着半米深的淤泥,腐味混着潮气弥漫。
“洪水退,我们进!”全省消防队伍未及休整,立刻转入清淤保畅“后半程”。
“地下车库泡成‘蓄水池’,街道淤泥快结硬壳了!”黔东南州消防副支队长王红江一声令下,“人机连轴转”的战法迅速铺开:贵阳消防的8台“龙吸水”轰鸣吞水,每小时3000立方米的抽排力撕开积涝;83台机动泵昼夜接力,300余名消防员轮班扑进淤泥,铁锹与机械臂搅起泥水,向着“硬骨头”发起总攻。
“多清一秒,群众早归一秒。”黎平周毅连战20小时,掌起血泡缠上纱布仍抡锹,清淤200余吨;从江石远宏揣起休假通知连轴干,清出170吨淤泥、抽排1200立方米积水;岑巩杨长荣腰伤未愈带头上,率队清淤冲地4000余平方米,送水50余吨,用行动诠释“钢铁勇士”担当。
截至7月2日8时,130台清淤车、10台吸水机器人在街巷穿梭,消防员共营救775人、疏散2415人,排涝260.55万吨、清淤面积12万余平方米,送水2821吨。
而守护不止于清淤:在安置点里,消防员变身宣传员向群众教授《灾后重建消防安全十提示》,1000具灭火器筑牢防火线;7.3万元爱心善款定向送达,临时报警器在医院亮起安全灯。
商户凌晨递来的热包子、侗族阿婆烫手的姜汤、群众塞来的带灶温的玉米,成了最暖的回应。
“都是一家人!”贵阳消防员擦着汗,和本地战友并肩作战,抡起的铁锹更有劲了。
洪水里的“生命之桥”尚未拆去,泥地里的“守护之战”仍在继续。这群橙红身影把“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誓言,酿成了淌过榕江的暖流,正一点点焐热这片土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