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出发!”
7月9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遵义市委市政府迅速集结遵义市住建力量赶赴我州榕江县开展救灾重建工作。
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安然,临危受命担任此次遵义支援组组长。接到局里工作安排后,他立即带领本市有实战经验的相关技术专家星夜兼程奔赴榕江现场,第一时间和队员们一起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重建工作中。
根据省住建厅统一安排,此次遵义支援队伍牵头负责榕江县城将军路、场坝东路、场坝中路等6个区域的功能修复、安全保障和历史文化统一工作。
6名精干队员,迅速分赴负责的6个重创区域。他们深入受灾区域实地勘查房屋损坏、基础设施破坏情况,每一道墙壁的裂痕、每一处道路的破损、每一根歪斜的网线,都被他们用专业而专注的目光仔细审视、详尽记录。
队员们耐心细致地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沟通倾听,收集该片区群众诉求。大家手中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不是冰冷的损毁数据和坐标,而是榕江当地老百姓对重建家园的深切期盼。这些沾满泥土、带着体温的第一手资料,正是精准施救、科学重建最坚实的基石。
重建工作千头万绪,面对困境,遵义支援组果断亮出“遵义经验”,实施“专家包保”责任制。6名技术骨干,每人“承包”一个区域,既是现场施工的“指挥员”,也是技术难题的“主心骨”,更是协调群众工作的“贴心人”。
从房屋结构安全的毫厘必较,到基础设施修复的精益求精,再到施工规范的严格执行和群众工作的耐心细致,“建得牢、用得久、惠民生”这九字箴言,被他们用汗水与智慧,深深镌刻在榕江重建的每一寸土地上。
夜幕降临,遵义支援组现场临时办公地的灯光亮起。结束一天繁重的现场工作后,遵义支援组组长安然召集属地镇村干部、施工方负责人、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工作研判,对现场工作推进,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正是依靠这种“日清日结”的高效协同机制,六个片区的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6个区域大多数路段的清淤工作、管道疏通工作、危房拆除工作、线路治理工作,目前正继续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拆除工作、房屋外立面修复工作、基础设施修复、路面清淤等工作。
榕江家园新生的图景,在遵义力量与榕江人民并肩挥洒的汗水中,日渐清晰、愈发明亮。
“我们和辖区干部群众的共同目的就是使我们负责的场坝片区得以尽快重建,让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最快恢复正常,也为‘村超’的顺利复赛作出遵义贡献!”安然说道。
洪水曾试图夺走场坝片区的生机与欢笑,但来自遵义的坚韧力量,正与榕江人民一道,在伤痕上奋力重建家园的筋骨。每一铲清淤、每一砖修复,都凝聚着两地同心共济的深情。这深情所向,更是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约定——助力那片承载无数激情的绿茵场,让“村超”那象征希望与欢乐的号角,如期在榕江大地上重新嘹亮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