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传鼎) 近年来,天柱县聚焦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通过拓宽渠道择优“选”、多措并举精准“育”、树牢导向及时“用”等方式,着力蓄好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拓宽渠道择优“选”。由县委主要领导带头,组建17个调研组深入全县134个村(社区)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摸排调研。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和县直各部门提供的人员信息,注重从本地村(社区)领军人才、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和村(社区)群团组织成员中筛选村级后备力量人选。同时,通过多渠道开展全面摸排,详细了解人选家庭情况、就业状况和现实表现,重点选取年纪轻、学历高、思想正、有能力、愿奉献、群众认可度高的人选进行培育储备。目前,全县134个村(社区)共储备后备力量680余人,其中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40余人、其他村“两委”成员后备力量340余人。
多措并举精准“育”。建立县乡两级轮训机制,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训纳入年度村(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先后开展天柱县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训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集中培训。乡镇(街道)以“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本辖区村(社区)后备力量进行全员轮训,同时依托定向联系师资力量,推荐村级后备力量到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文化学历与专业能力。建立县乡村三级结对帮带机制,由包联县领导、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与村级后备力量结成帮带对子,通过传经验、教方法、定期谈心谈话,进行跟踪管理,提升服务本领。目前,县级已开展后备力量轮训210人次,乡镇(街道)已开展后备力量轮训680人次,结对帮带村级后备力量680对。
树牢导向及时“用”。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充分结合村级后备力量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征,安排引导村级后备力量积极参加环境整治、村居建设、矛盾调解等实践锻炼,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增强后备力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本领。积极邀请后备力量列席参加村(社区)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等,帮助其全面了解村级事务,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对在实践锻炼中表现突出的后备力量,按照“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届中空岗情况,及时将后备力量补充到村(社区)“两委”班子中。目前,共有40名村级后备力量通过临聘、群团组织或村主任助理等方式加入村级服务队伍,已将17名后备力量通过法定程序选入村“两委”班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