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燕 唐鹏 杨豪) 蝉鸣渐盛催夏浓,浓郁果香漫山岗。时下,岑巩县的各桃园陆续迎来采收旺季。桃园里,粉艳鲜桃缀满枝头,与层层绿叶相映成趣,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丰收美景令人“桃”醉。
在该县天马镇白岩坪村干塘片区的离核桃种植基地,满目皆是丰收的盛景。300余亩桃园里,株株桃树缀满“胭脂云”,累累粉玉压弯枝头,绿浪翻涌间甜香浮动。工人们穿梭林间,垫脚摘桃、俯身装筐,忙而有序。
“我家这桃子现已全部成熟上市,每天要雇20多人采收,一天能摘5000多公斤。”基地负责人张吉付介绍,通过抖音短视频宣传引流等,省外客商提前预订,直接开着大货车来到桃园,采用“现看果、现采摘、现发车、现结账”的方式批量收购,整车运往湖南、广西、广东等地。采收一周以来,已售出四万公斤,今年总产量预计10万公斤以上,后续采收还将持续半个月左右。
在分拣区,刚从桃园运来的桃子堆积如山。工人们围绕着“桃山”,熟练地分拣、装框、过秤。来自湖南邵阳的客商向彩云正盯着工人装车。
“这儿的桃子品相、口感都没话说,批发回去不愁卖。今天这一车装了5000多公斤,马上发往邵阳。”作为“老熟客”,他每年都多次前来采购,今年已累计拉走桃子2万多公斤。
这片桃园能留住回头客,靠的是硬实力。依托当地温润的气候、开阔的地势、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壤,四年前,张吉付的父亲看中了这片正值盛果期的桃园,接手后悉心打理。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搭配疏花疏果、科学施肥等精细化管理,将桃园打造成了客商眼中的“黄金蜜果”基地。
“基地种植的离核桃具有果肉与果核易分离、果面鲜亮、口感脆甜、硬度高的特点,特别适合长途运输,加上实行生态管护,桃子很受市场欢迎。”张吉付说,每年桃子一成熟,湖南、广西、广东等地的固定客商纷至沓来。基地采用分级定价策略,将精品果与普通果差异化销售,创新“线上引流+线下直采”模式拓宽销路,实现“产得好”与“销得畅”的双向奔赴。
“桃产业不仅让我们在家获得稳定收入,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张吉付介绍,每年剪枝、施肥、除草、采收等环节需请工1000多人次,支付的劳务报酬超10万元,成为附近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绿水青山育“金果”,甜蜜产业富乡邻 。依托气候温润、光热充沛、水土适宜的自然资源禀赋,岑巩县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方向,以特色林果产业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卷,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着力打好资金、技术、服务等“组合拳”,在品种优化、结构调优、管理升级、品牌打造、农旅融合等多维度持续发力, 构建起“产、供、销、旅”全链条发展体系,推动“黄金蜜果”从“枝头甜”迈向“产业兴”,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桃香弥漫中徐徐铺展。
如今,全县2.33万亩桃园宛如绿色的丝带铺展在山间,建成14个百亩以上规模基地,目前2.08万亩果园进入盛产期,预计年产桃子2.63万吨,实现产值上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甜蜜”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