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袁晓雲 童宇) 近年来,天柱县蓝田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织密“红色网格”、组建“红色队伍”、搭建“红色载体”等措施,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织密“红色网格”,筑牢服务“微阵地”。以各村(社区)组、寨为单元划分治理网格,依托网格内农户院坝、村组广场等场所打造集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微阵地”。组织63名网格员通过“庭院唠嗑”“上户走访”等方式掌握网格内群众诉求,对一般诉求,由网格员现场帮助解决,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或紧急诉求第一时间报送至村党组织进行分类解决,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格、服务零距离”。目前,全镇416个村民小组已建成124个“微阵地”,收集群众诉求300余个。
组建“红色队伍”,办好群众“微实事”。积极动员辖区内老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等力量,组建“银发调解团”“青年突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并依据成员特长与意愿设岗定责,鼓励其在调解邻里纠纷、帮扶困难群众、人居环境整治等“微实事”中亮身份、作表率。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春晖社等志愿服务平台向村民提供农技指导、法律咨询、文娱活动、应急救助等服务,拓展服务广度深度。目前,已组建26支先锋服务队,为群众办理“微实事”627件。
搭建“红色载体”,打造议事“微平台”。利用辖区内各寨广场、文化长廊、田间院落设立“党群议事角”“院坝议事会”“板凳恳谈会”等“微平台”,由党员干部在会上带头引导村民发表意见,围绕村(社区)的环境卫生、小型水利维护、邻里纠纷、红白事简办、惠农资金监督等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同时,探索建立“积分制”,对在落实集体议定事项中表现突出的村民赋予相应积分,积分可在“乡风文明超市”兑换生活物资,持续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目前,共开展“微议事”600余场,兑换积分1100余分,兑换物资价值近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