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包利娟
洪水退去后的榕江,城市道路积淤成障、市政设施受损、街面秩序待复。面对严峻的灾后重建任务,榕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迎难而上,以清淤攻坚的速度、民生服务的温度、长效治理的力度,在炎炎烈日下筑起灾后重建的“暖心防线”,书写守护民生的动人篇章。
“抢时间就是保民生!”面对洪水退去后的榕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闻令而动,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清淤突击队”,全员下沉一线分片包干。在灾后重建的主战场,执法队员们如旗帜般挺立,顶烈日、战高温,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践行“人民至上”的誓言,成为灾后街头一道动人的风景。
“加把劲!归拢淤泥,水枪跟上,争取今天把这条主干道的淤泥清完,让群众早日正常通行!”党员先锋队队长刘义良抹了把脸上的汗水,黝黑的手臂上汗珠顺着晒伤的皮肤滑落,滴进脚下的淤泥里。作为清淤现场的“主心骨”,他已连续数日扎在一线。清晨6点,天蒙蒙亮,他就带着队员勘查现场、划定作业区域;正午烈日当空,他既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更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带领队伍顶着正午近40℃的地面高温连续作战,铁锹扬起的淤泥沾满制服,汗水浸透的衣衫在阳光下泛出盐渍,手掌磨出的血泡被胶布紧紧包裹,却丝毫没有减慢挥舞铁锹的速度。
经过数日昼夜奋战,共清理淤泥1200余吨,疏通道路20余条,城市的“血管”重新畅通,烟火气渐浓。
街头巷尾,“城管蓝”的身影依然忙碌,他们用坚守诠释担当,用汗水浇筑希望,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烈日下愈发闪耀,照亮这座小城重建家园的温暖之路。
清淤的“硬仗”未歇,市容秩序的“守护战”已同步打响。针对灾后临时摊贩增多、物资运输车辆集中等情况,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疏堵结合”破解难题,既保障民生物资供应,又维护交通畅通。
“洪水过后,店里一片狼藉,刚清理干净准备开业,执法队员就来帮我们规范店外经营,还提醒我们做好防疫消毒,太贴心了!”商贸城商户王女士感慨道。
“大姐,这边划定了临时经营区,既不挡路又方便居民采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穿梭在摊点商铺间,耐心地指引商户们。每到一户商铺,他们都细心指导商户清理店外杂物、规范商品摆放,细致讲解防疫知识,助力商户顺利复工复产。
同时,督促设置灾后重建施工区域安全围挡、规范建筑垃圾堆放,严查噪声、扬尘、油烟污染。24小时畅通的“12345”服务热线成为民生“连心桥”,为城市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洪灾后全域性的垃圾堆积困境,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在垃圾清运“攻坚战”中主动出击,通过增派清运车辆、延长作业时长、优化清运路线,织密一张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的全域垃圾处理网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压”,为城市重燃烟火气筑牢根基。
“大伯,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建筑垃圾我们安排了专车清运,可不能乱堆乱放!”巡查间隙,执法队员们积极宣传灾后垃圾处理知识。从统筹调度到一线清运,他们走遍城市每个角落,用辛勤汗水驱散垃圾异味,让街道重归整洁。
此外,市政设施的修复同样紧锣密鼓,针对受损的窨井盖、破损广告牌等市政设施安全隐患,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面排查,督促相关部门限期维修更换,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守牢安全防线。据统计,共修复更换受损设施160余处。
“洪水能冲毁道路,但冲不垮我们的决心;烈日能晒黑皮肤,却晒不灭服务为民的初心。”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盘应善的这句话,道出了一线工作者的坚毅坚守。
从垃圾清运的及时保障到市容秩序的细致维护,从受损设施的快速修复到长效治理的扎实推进,“城管蓝”用细致入微的管理举措助力城市重焕活力,用脚踏实地的为民行动让这份担当与赤城成为最暖人心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