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育兵
近日,深圳华强北街头,一群胸挂收款二维码的孩子在午间外卖高峰时高声揽客:“要代送吗?”他们多为小学生和中学生,最小的年仅8岁。快递小哥忙不过来时,便以每单2元的费用,将餐食交由这些“小跑腿”代送。这份应需而生的“工作”,悄然成了部分深圳孩子的特殊暑期实践。(8月2日红星新闻)
这种看似简单的跑腿,对孩子而言却是一座成长的桥梁。“股神”巴菲特13岁在华盛顿特区送报,他精心规划路线,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投递;积极发展新订户;进行收入管理。巴菲特认为,这是他财务启蒙和商业训练的关键时期,培养了其责任感、纪律性、对金钱的敏感度、销售技巧以及最核心的——对复利力量的早期认知。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星巴克前CEO霍华德·舒尔茨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外卖代送中,能否涌现这样的杰出人物,还需要家长更多的引导。
代送服务更深层的作用,在于为城市物流末梢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弹性补充。外卖小哥坦言,午间高峰送一单常耗半小时,而超时10分钟即扣一半配送费,超时15分钟以上则分文无收。将部分订单以2元代价委托代送,既免去“等电梯、找客人”的时间焦虑,更可多接订单提高整体收入。孩子们“接一单送一单”的即时性,甚至优于职业代送人“积攒多单再送”的模式,减少了餐品错漏与洒汤风险。小哥们因此偏爱孩子,有时还主动加价至3元——市场效率的齿轮,就这样被童真的力量悄然润滑。
当然,稚嫩身影穿梭于闹市,安全与权益保障的弦不可松懈。专业代送人抽取50%“中介费”的合理性值得探讨,烈日下的交通安全更需监护人与社会共同筑起防护网。这些并非否定实践价值的理由,而是呼唤各方在热情拥抱这一现象时,更细致地为其铺设安全轨道。
当一些夏令营与研学活动被包装成昂贵的商品,深圳街头这场自发、真实的劳动实践尤为珍贵。孩子们在“选我,选我”的呼喊与奔忙的脚步中,习得的不仅是沟通的勇气与金钱的意义——更是在生活大地上的扎根。这小小代送,恰似一堂无价的社会课:它不设计在精致课件里,却深深刻入滚烫的成长年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