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文通玉 王正梅) 近年来,丹寨县南皋乡紧扣“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各环节,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凝聚志愿力量、培育特色品牌,让志愿服务成为破解基层难题的“金钥匙”,为乡村治理注入温暖活力。
搭建平台,让志愿服务高效“转”起来。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构建“乡党委统筹、村支部落实、网格小组兜底”的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依托1个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1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起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阵地网络,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个村民小组、每一个网格单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志愿服务的“落脚点”。 为确保服务精准高效,各阵地实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 的闭环服务机制。2025年以来,通过各级志愿服务阵地累计开展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安全巡逻、代办帮办等民生实事76件,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各类矛盾24起,切实让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实现“零距离”响应、“零时差”服务。
凝聚力量,让志愿服务持续“热”起来。注重拓宽志愿服务队伍来源,广泛吸纳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热心群众等群体加入,组建起政策宣讲、农技指导、文化传承等11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总数达628人,形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志愿服务大军。以“板凳课堂”“村口议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方言土语讲解惠农政策、医保新政、防灾减灾、防诈骗等知识,让惠民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组建“宣讲团”,邀请榜样开展宣讲活动5场,覆盖群众300余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等部门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在文化传承、农技指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让志愿服务既有人气更有底气,推动形成“人人愿参与、事事能服务”的治理格局。
按需服务,让志愿服务特色“亮”起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一批贴民心、有实效的志愿服务品牌,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组织农业技术员、种植大户成立“农田管家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农机操作等技术指导,2025年累计培训农户100余户,解决种植难题30余个。利用暑期开设“童心课堂”,组织教师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服务10余场,累计开展作业辅导、关爱慰问、文体活动20余场。结合南皋乡地处河流沿岸实际,组建“防汛志愿服务队”,汛期期间,170余名志愿者参与沿河巡查、物资转运、群众转移演练、防汛值守等工作,洪水退去后迅速投入灾后重建清淤500余人次,用汗水筑牢守护家园的“红色屏障”,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