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8月12日

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火热开赛

本报讯 (记者 龙思全 吴义环 通讯员 张龙 彭贵洋 潘柄戎) 8月10日,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在黄平开赛,来自全州11支代表队齐聚于此展开激烈角逐,共同展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比赛现场,虽无剧烈的身体对抗,却处处充满智慧的较量。裁判员清晰的播报声此起彼伏,运动员们手持对线图,每一次出脚前都仔细观察场上局势,身体后倾瞄准目标,而后用脚掌精准“蹴”球,让球沿着既定路线滚动。赛场气氛随着每一次球的碰撞愈发紧张,运动员们依据所“蹴”之球碰击本方或对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每一步决策都关乎胜负。

在首轮男单蹴球比赛中,剑河县代表队的运动员张龙发凭借稳定的发挥脱颖而出,拿下首场胜利。“作为一名新手,只参加了20多天的集训,能拿下这场比赛非常开心,但接下来还有一场比赛才能晋级,我会全力以赴去拼搏,争取为县里争光。”

赛场上,记者还碰到了一张“老面孔”——胡家卫,曾于2019年和2024年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取得了男单一等奖、男双一等奖等好成绩。作为本届蹴球项目比赛的运动员,他刚在场上完成了一场精彩对决,下场后,就迅速切换到教练员的角色,给镇远代表队的蹴球运动员进行专业的指导,力争团队能取得较好成绩。

作为麻江代表团蹴球项目的教练员,陈明海已经连续带队征战了黔东南的五届蹴球比赛,为麻江夺得了一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他告诉记者,蹴球遵循“两点一线”技术原则,战术中蕴含复杂计算,常面临“一脚定胜负”的考验,所以在关注队员训练的细节上,还要锤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享受比赛的过程中有更好的发挥。

蹴球,这项源自满族、回族等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如今已成为融合技巧与策略的竞技项目。它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双方队员通过脚掌击打特制球体,以撞击或压制对手的球来得分,规则类似台球却更具民族特色,既讲究精准的控球技巧,又注重团队的战术配合,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2008年,蹴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代表。

“贵州省的蹴球比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黔东南的蹴球水平也与全省少数民族蹴球比赛的水平相当。本届运动会的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整体水平都超过了前几届。” 裁判长胡玉兰对本届参赛队伍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还表示,本届州运会允许1名汉族运动员报名参赛,希望吸引各民族运动员参与到蹴球比赛中来。

据悉,本届运动会蹴球项目设有男子单蹴、女子单蹴、双蹴混合等多个组别,比赛采用循环赛和淘汰赛相结合的赛制,赛程将持续6天,所有比赛预计在8月15日全部结束。

--> 2025-08-12 1 1 黔东南日报 c303901.html 1 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火热开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