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乾) 近日,岑巩县注溪镇的村寨里正悄然上演着“颜值”蜕变: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庭院里花草点缀,这场人居环境的显著提升,让当地群众的日子过得愈发有滋有味,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上升。
“以前村里杂物乱堆、污水乱流是常事,现在大家都盯着‘卫生流动红旗’,主动扫院子、清沟渠,连孩子们都知道要把垃圾扔进垃圾箱了!”近日,注溪镇岑王村村民杨晓娟笑着说道,“我喜欢种花栽草、清扫庭院,上个月靠庭院环境获得村委会授予的‘卫生流动红旗’,这面‘卫生流动红旗’成了我们全家的骄傲。”
今年以来,岑王村以推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机制为抓手,以村组为单位,每月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评审组,围绕庭院整洁、公共区域卫生等指标开展实地检查,奖励评比前三名的家庭,有生活用品洗衣粉、洗衣液等小奖品。对评比第一名的家庭授予“卫生流动红旗”, 通过公告栏公示在全村通报表扬;对卫生环境未达标家庭,由村干部上门劝导、协助整改。
“‘卫生流动红旗’看似小,却激活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岑王村村委会副主任周良勤说,“我们坚持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重要抓手,朝着‘全员动、全域清、全面净’的目标全力奋进。”
今年以来,注溪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法,凝聚干群合力攻坚克难。干部带头示范,群众广泛参与,齐心协力推动乡村面貌加速实现由“脏乱差”向“洁净美”的蝶变,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过去各村卫生靠“干部催、保洁扫”,效果不佳。评比机制推行后,各村村民从“要我整治”变成了“我要整治”,不少家庭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邻里间还形成了“比整洁、比文明”的良性竞争。现在村里的土路少了,绿植多了,乱堆的杂物少了,整齐的围栏多了,连纠纷都少了很多。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卫生流动红旗’机制成效,重点拓展评比维度,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文明家风’‘志愿服务’等评选内容,让‘卫生流动红旗’涵盖乡村治理更多领域。”注溪镇党委书记侯明浩表示
如今,行走在注溪镇各村庄,一幅幅生态宜居、民风淳朴的乡风文明美丽新画卷迎面展开,展示着乡村新生活、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