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8月22日

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凯里市第一初级中学 熊国强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班主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不仅需要管理所带班级学生,且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要统筹上课时间,与各科老师间经常去进行联系。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当中,班主任通常是由任课老师所进行兼职,因此比平常的科任老师要肩负更加重大的责任。学校的工作大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而班主任无疑是整个班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根据我国初中教育的基本现状,对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作出阐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简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初中教育环境当中,学生的年龄普遍为12~15岁,正是即将迈入青春期的阶段,对于整个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在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形下,学校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机构,对于初中学生的教导不应该仅注重学习方面,而是在生活,乃至其整个思想观念方面都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于此,班主任作为管理学生的负责人,需要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心理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这主要包括组织作用、协调作用和引导作用等。班主任所负责的是整个班集体,因此要对整个班集体的组织管理作出一定的表率,经常举行一些班集体会议来凝聚班级团结;选用一些能力突出且品质优秀的学生来负责班里的日常。在协调方面,班主任要将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之间的关联详细记录,对于其之间的关系要进行一定的协调和把控,保证学生可以健康生活与学习。最后,在引导方面,由于初中生在校期间的时间要比在家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很多,而且又正逢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会学生“若成才先做人”的道理。

二、概述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一些社会当中新奇的事物,又因其价值观还未健全,因此会对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初一阶段,学生们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学习科目和生活节奏都极其不适应。在此情况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心态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会由于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出现迷茫、厌学等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身因小升初环境的改变而存在一定的问题,若自身不加调节,班主任又无法及时处理,长此以往会愈发严重。

(二)初中生的自律性不强

初中生在整个人生阶段的划分方面还处于少年层次,因此对于外界的好奇、对于学习的叛逆都还在巅峰阶段,所以学习对他们而言像是一种“束缚”,让其无法自由自在,所以会导致学习状况不佳、学习质量下降等情况出现,这都与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有关。

还存在一种情况使初中生厌烦学习,便是我国教育阶段长期以来所流行的传统“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记住所学习的内容,从而达到考试合格的目的,但是学生对于知识一知半解、对于所背的内容繁杂而枯燥的厌烦,就会导致无法高效地学习,导致自律性进一步降低。

(三)缺少集体意识

在学生即将迈入青春期的这个阶段,恰是学生开始进行正式的教育阶段。学生们往往开始有了自身的想法,对于一些学校或者家庭的安排存在着潜意识的抵触情绪,不爱和他人交流,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出现偏差。

在此情况当中,学生们往往想要独立去做一些事情,这就会导致整个班级的凝聚力较差,缺少应有的班集体意识,在开展一些活动或者教育工作时就会与预期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

(四)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

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这时他们往往会按照自身所还未完全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欺负同学、逃课上网、与社会青年接触,这些都普遍存在于我国初中教育的过程当中。但是,这并不是学生本身品质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并不需要风声鹤唳。这种青春期的叛逆是正常现象,需要班主任加以正确引导,才能够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但某些学校的班主任奉行“严师”法则,认为需要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够使其健康发展,但最后的情况往往背道而驰。严厉的教育甚至出现打骂情况,对学生尚未发育的身心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时会出现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

(五)管理工作重心偏移

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导师,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优秀的成绩,更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在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存在着一些班主任认为学习高于一切的思想理念,认为学生只要提高成绩即可,反而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长此以往,学生要面对家庭和学校、班主任三方面的督促学习,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很可能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三、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自身的事情,无法通过他人来学会知识。因此,若想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对此,班主任应该肩负起这项责任,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去感受学习的奥妙之处。

班主任可以通过培养一些优秀的班干部来管理班集体,在培养过程中要科学、全面地进行培养,对于班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些要求。在班干部的影响下,将班级培养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班级,进而去在潜意识当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习方式中,要杜绝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经常开展小组间的学习交流,关心和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是个人的学习,更是一个集体的学习。对此,如何加强学生们之间的集体意识,将整个班级凝结成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在班主任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要时刻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如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抗游戏,学习小组之间相关竞争成绩,以此来合理带动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班主任还能够借鉴外观先进的管理模式,用学生为主、班主任为辅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协作,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团队意识。

(三)引入相应的竞争意识

引导学生之间良性的竞争意识,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当中。在初中阶段,学习内容较之前有很大的改变,学习状态必定会受到影响。此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通过设立一些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奖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以学习情况、学习成绩进行竞争,从而获得奖励。同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对班级乃至年级优秀学员进行着重宣传,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动力。

(四)尊重与理解学生

在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与理解学生,与学生处在平等地位,和学生做朋友,进而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不可对学生存有偏见,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应多多换位思考,不可忽视自身和学生之间的时代差异,不可一味地评判学生行为的对错,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行为进行纠正与批评,以此易于学生接受。

四、结语

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理解与尊重学生,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 2025-08-22 1 1 黔东南日报 c304969.html 1 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