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梁飞飞 王正梅) 近年来,丹寨县聚焦干部教育培训“学用脱节”痛点,将工作重心从“数量完成”转向“质量转化”,创新构建覆盖全程的“跟踪问效”机制,让培训更精准、更有效,有力推动学习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联动聚能建体系,筑牢问效“压舱石”。强化部门协同,构建多层级跟踪体系,为问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跟踪问效实施办法》,明确方向、标准和流程,统筹党校、人社及各业务主管部门资源,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2023年以来,已统筹协调各类培训班次66期,培训干部6623人次,为问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各培训主办单位发挥专业优势,县委党校、卫健局、教育局等单位精准开展专业培训25场,在结业时同步启动效果初评并建立培训档案,实现过程管理闭环。学员所在单位作为“实践考场”,由负责人密切关注学员返岗后思想动态、知识运用和工作表现,及时反馈有效信息。2023年以来,各单位累计反馈跟踪信息15条,确保问效工作嵌入日常、融入实践,形成“组织统筹+主办主抓+单位落地”的三级联动机制。
分类施策促精准,激活转化“动力源”。针对不同培训类型实施差异化问效策略,推动培训成果精准转化。基础培训推行“531行动”,在党校主体班次中要求学员明确“5个关键知识点、3项应用计划、1个转化目标”,组织部门与党校通过定期回访、座谈交流、查阅落实报告等方式推动落地。如学员欧某某参加党性作风培训后,以“到群众身边解题”为目标,一月内遍访辖区各村,通过坝坝会倾听民声,变“等访”为“下访”,有效化解信访积怨,村民满意度显著提升。专业培训实行“量化追踪”,对卫健、教育等系统建立“结业考试+半年抽检+1年服务追踪”模式,2023年以来,卫生系统7期培训覆盖276人,结业考试通过率100%,半年后技能抽检显示75%学员能力提升显著,为期1年的服务质量追踪持续深化专业转化效果。同时,要求撰写高质量心得,引导学员结合岗位深化认知,形成内化于心的行动自觉,实现“基础有目标、专业有量化、认知有深化”的精准问效格局。
实时嵌入促转化,释放培训“价值力”。将问效环节嵌入培训全过程,推动学习力即时转化为实践力。培训中推行“课堂小结”制度,随机选取学员梳理核心要点与个人启发,倒逼全程专注听讲、深度思考,大幅提升课堂吸收效率与思维活跃度。创新“学研一体”模式,聚焦县域发展痛点设置调研课题,2024年及2025年中青班学员分组开展“中国丹寨非遗周”运营优化、精神文明创建等10项主题调研。其中,2024年《关于办好“中国丹寨非遗周”的对策建议》获7位县领导肯定性批示;2025年《关于丹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获县委书记批示肯定,相关成果迅速转化为决策参考,为非遗传承与文明创建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即时小结强吸收、课题调研促转化”的过程嵌入机制,实现培训价值即时变现,让干部教育培训真正成为赋能发展的“加速器”和锻造能力的“大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