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东
据天眼新闻报道,8月15日,《黔灵山下有个“暖心小屋”》里面谈到志愿者邵语涵和陈愉逸正忙得不可开交。只见邵语涵麻利地接过一位游客递来的行李箱,快步安置在墙角的寄存区,外地前来登上的游客陈琳如释重负。
最近贵州文旅全线飘红,游客接踵而至,在这旅游旺季,贵州的旅游好评如潮,包括黔东南的旅游得到全国游客的一致好评。为游客办一些实事,能大大提升贵州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给旺季的贵州上分,树立贵州的形象,打造贵州的口碑,更能让游客而来满意而归。
暖心的服务,贴心的帮助,也能温暖外地的游客。看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却温暖了人心,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递了团结友爱互助的价值观。在暖心小屋不到5平方米的空间里,应急药品、热水、充电插座、雨伞等常需品一应俱全,同时提供免费寄存、失物招领、咨询引导等服务。别小看这一杯热水,对于口渴的人,却犹如大旱望云霓,解决了他们中途的一些小困难,提高了他们的小确幸。一个小小的充电插座,本身投资不大,耗费不高,可是在智能手机普遍推广的今天,手机待机时间不长,电量说用完就用完了,没电的时候队友失散了联系不上,那是很麻烦的,有了充电的地方,游客相互联系就方便,这点举措给游客提供很大的便利。部分游客来到山脚,带着大件行李登山,体验度肯定差很多,有了寄存处,解决游客的燃眉之急,自然就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在人气火爆、需求多样的情况下,许多外地游客来到陌生的环境,不熟悉本地旅游情况。 ‘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能找准服务的切入点,退出如此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了贵州旅游的好评,值得大力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