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9月26日

千里援黔践初心 四载耕耘促团结

——记“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台江县民族中学党委书记赖良才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赖良才,一位从广东佛山奔赴千里而来的教育者,将四年时光深深扎根台江县民族中学,不仅带领学校保持优异办学成绩,更成为民族团结的推动者。近日,他被评为“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表彰大会模范个人”。

2021年,56岁的赖良才积极响应号召,赴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台江县生活着苗族、汉族等23个民族,苗族人口占比高达98%,赖良才深知,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从他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压力便沉甸甸地落在了肩头。

“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对得起组织信任与苗乡家庭的期盼。”赖良才暗下决心,先用大半年时间系统梳理学校优秀办学经验、规章制度与具体做法,再结合新高考要求与民族地区教育特点,谋定后续发展方向。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阵地,赖良才躬耕不辍推进课堂提质。他坚持“推门听课、陪伴上课”,每学年听课节数超过200节,深入了解师生互动与教学落实情况,掌握一手资料以调整工作策略。针对学校此前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他牵头构建“三学三研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从“教师主讲”转向“师生共建”。如今,教师教学观念显著转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学校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州前列。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也是促进民族互信的重要纽带。赖良才聚焦教师成长,开展分层培养计划,充分发挥支教老师与本地教师的“师徒结对”帮扶作用,组织100多次讲座和培训活动,帮助本地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借助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优势,通过“请进来”专家指导、“走出去”交流学习的方式,以赛促教挖掘教师内驱力。如今,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本土教师队伍逐步成型,为台江教育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也在互助中增强了民族间的信任与团结。

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赖良才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他积极推行“五养”教育,开展德育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他带头筹集物资,深入偏远苗寨家访,资助169位学生,兑现了“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学”的承诺,让更多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2024年,支教期限已满的赖良才选择自愿延期服务,继续留在苗乡做好“传帮带”。他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广东与贵州的教育资源,将先进理念与方法留在台江;他更像一束光,用知识点亮苗乡孩子的未来,用真情谱写民族团结的篇章。在他的带领下,台江县民族中学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贵州省先进工作者”。

从珠江之畔到苗岭深处,赖良才以教育为笔,在黔东南大地上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画卷,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

--> 2025-09-26 ——记“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台江县民族中学党委书记赖良才 1 1 黔东南日报 c309058.html 1 千里援黔践初心 四载耕耘促团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