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帆) 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纳入重点监督范畴,通过强化监督定力、激发监督活力、提升监督能力等举措,有效破解监督难题,推动全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监督定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成立州县两级县域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专项监督小组,明确州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州人大社会建设委和县(市)人大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县级社会建设委及州内各级人大代表为成员,按照州级主导、县级统筹、代表积极参与的方式,全州上下形成多管齐下的“1+16+N”监督机制,在州人大持续依法监督下,州直相关部门印发《黔东南州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试行)》等系列方案,由州教育等多个州直部门建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门协调机制,全面督促各项政策落地落实。2025年以来,共开展州、县(市)两级专项监督检查23次。
激发监督活力,破解“联动协同”难题。按照“州人大专题监督+县(市)人大专项自查”两级联动监督模式,形成整体推进监督协同合力;聚焦督导评估办法中教师配备、办学条件等32项指标,坚持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载体,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主题联动活动,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人大系统在基层的监督活力,实现对部门在贯彻落实、问题整改等方面全过程监督;利用“智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平台累计督办有关义务教育的意见建议17条。在人大监督下,2025年10月,麻江县作为全省3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之一接受国家评估,为全省创建工作提供示范样板。
提升监督能力,破解“履职短板”难题。聚焦常委会年度监督要点,通过专题培训班、学习交流会等形式,提升调研组成员依法履职本领;以年终评优评先、提拔任用、职称晋级等为激励条件,全力挖掘调研组成员监督潜力;依托全州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及407个代表履职联络站(室),汇聚各方面意见建议,提高监督针对性和可行性;利用黔东南人大门户网站、人大内刊、人大视线公众号等平台加大对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等知识的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2025年以来,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履职培训、学习交流等120余人次,收集到有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建议370余条,各媒体平台发布有关政策信息20余条。
增强监督效力,破解“成果转换”难题。紧盯2025年“一要点四计划”,持续跟踪监督,强化监督成果转化运用,有效推动州直相关部门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中主动作为全面发力,在州人大持续有效监督下,州人民政府印发《黔东南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教育强州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文件,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政府保障程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家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得到积极落实,有效推进全州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截至2025年10月初,全州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67%,16个县(市)按照“一县一策”推进路径在2025至2031年分阶段接受国家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