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紫微 黄透渊) “刚进直播间的朋友,给嬢嬢点个关注!”近日,在榕江县古州镇月寨村一座侗族木楼里,6位身着蓝靛色侗布衣裳的嬢嬢,正对着手机热情招呼。亲切的乡音、淳朴的笑容,伴随着一声声“上链接”,腊肉、腌鱼、百香果等家乡美味“飞”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
不久前,她们还是田间地头普通的农村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主播团”,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更通过一方屏幕,带动乡邻共同增收,被网友亲切称为“月寨嬢嬢团”。
这场嬗变始于今年四月。那时,她们作为“村超”拉拉队成员,因热情大方的侗族形象受到关注。
何不借“村超”东风,用直播为家乡做点实事?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于是,鼓楼旁、花桥上、菜地里,都成了她们的“游击”直播间。
长期“打游击”终非长久之计。成员杨海丽主动提出,将自家闲置农房改造成固定直播间。说干就干,除草、搬杂物、布场景……
“月寨嬢嬢团直播小屋”应运而生。
场地有了,设备也得跟上。嬢嬢们自掏腰包,凑钱买来直播设备。古州镇党员志愿者也上门手把手指导,从设备调式到话术雕琢,为嬢嬢们直播之路保驾护航。
她们一遍遍练习、调整状态,只为在镜头前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今年7月,榕江百香果迎来丰收,“月寨嬢嬢团”迎来高光时刻。“在‘董路村长’连线助力下,今晚卖了两千多单!”嬢嬢团成员张爱珍的激动溢于言表。望着今年销售百香果6万余斤,创收30余万元账单,嬢嬢们又打起腌鱼、腊肉等侗乡味道的主意。
从田间地头到“村超”赛场,再到云端直播间,月寨嬢嬢团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农村女性的自信与担当。渐渐地,全村妇女都成为“月寨嬢嬢团”一员;而在榕江苗山侗水间,更多村寨“嬢嬢团”涌现出来。
近年来,榕江县抢抓贵州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行“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模式,把网络流量变为致富增量。通过积极培育村寨代言人,“西瓜妹”“月亮云云”“小土豆”等一批“巾帼新农人”,她们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成为家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半边天”。
据了解,榕江县已累计培育新媒体主播2.2万名,今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27亿元,同比增长69.76%。
展望未来,这群“巾帼新农人”信心满怀。正如“月寨嬢嬢团”那句朴素的誓言:“我们要一直唱下去、跳下去、卖下去,让榕江的‘家乡味’飘得更远!让家乡的日子过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