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10月29日

一堂“绣”出来的行走思政课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学子为环卫工装赋彩

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龙小慧) 在贵州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期间,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在凯里市发起“让劳动更有尊严,让文化活在当下”为主题的“环卫工装赋彩行动”。活动创新地将传统刺绣工艺融入环卫工装设计,并在贵州“村T”环卫工人专场走秀中惊艳亮相,将T台化为讲堂,针线变为教具,为师生及公众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以艺术语言致敬平凡劳动者。

近年来,该学院长期致力于民族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此次将目光投向守护城市洁净的环卫工人。学生们选用高可见度荧光线材,在环卫工服上精心绣制黔东南特有的“蝴蝶妈妈”纹样。飞舞的蝴蝶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更寄托了学子们对环卫工人“出入平安”的祝福。这些灵动的图案在晨昏间熠熠生辉,既成为城市中温暖醒目的安全标识,也让普通工装焕发独特民族艺术光彩,实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的巧妙融合。

10月24日下午,师生们走进凯里市高新区环卫所,亲身体验环卫工作,深刻感受“城市美容师”的辛劳。这既是一次艺术采风,更是一堂沉浸式劳动教育课。2025级汽车维修专业王若宇同学的喷火表演点燃现场气氛,让同学们在互动中将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贵州“村T”环卫工人专场走秀中,身着特制“刺绣环卫服”的师生与环卫工人自信同台。聚光灯下,工服上精美的刺绣无声诉说着尊重与创新的故事,赢得观众热烈掌声。这超越了形式创新,是一次深刻的信念传递:亲手创作与舞台展示,让民族文化在当下生根,也让社会对劳动者的礼赞变得具体可感、广泛传递。

此次“赋彩行动”以创意形式实现了青年创意与社会关怀的结合。它不仅用文化之美装点平凡岗位,以创新方式表达崇高敬意,更生动诠释了“让劳动更有尊严,让文化活在当下”的内涵。活动将专业实践、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摆脱枯燥说教,达成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树立正确职业观、人生观。

--> 2025-10-29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学子为环卫工装赋彩 1 1 黔东南日报 c311841.html 1 一堂“绣”出来的行走思政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