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11月12日

万物皆为师

○ 子安

园子角落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丛牵牛花,起初只是胆怯地探出几片小芽,没人注意到它。这几日秋风一吹,就像接到命令一样,忽然就茂盛起来,浓墨色的叶子层层叠叠铺满了半堵颓唐的墙,最可爱的是那些花朵,有紫的,白的,蓝的……像赶早市的小姑娘们,举着一个个小喇叭,吹着不成调却满是欢喜的曲子。它们从不在乎自己处在哪个位置,靠着墙根也好,缠绕在几根枯竹上也罢,哪怕是在石头缝子里也是挺起腰杆开着花。

我靠得更近些看,喇叭口似的花瓣好薄,像蝉的翅膀一样透明,上面的纹路比世上最灵巧绣娘绣出来的花样还要漂亮。一颗露珠正巧落在花朵中心的位置上,圆滚滚、颤巍巍的将那紫色的光影都收敛在自己小小的身子里。我屏住气,生怕一动,就惊破了这个晶莹的梦。这纤弱的花,一无所有,只有太阳给它涂颜色,雨水给它施肥,泥土让它扎根。它便凭着这些,一心一意地生长,一心一意地绽放,把这一块被人们忽略之地装扮成了锦绣一样漂亮。它确实教会了我“安住”这两个字的含义,不管过去从哪里来,也不骄傲自己现在处在怎样的位置之上,只把全部的力量用在当下的这一刻里。

正对着牵牛花出神,忽的视线就被地上的蚂蚁队列带跑。那一队蚂蚁正忙着搬东西呢,排成了一条不太整齐的黑线来回走动的样子,就像是一支沉默的远征军。有一只正吃力地拖着一粒比自己身体大好几倍的米粒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几次下来几近栽倒。旁边同伴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是用触须轻轻地碰了它一下便各自继续向前去了,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无言的理解与鼓励。路,终究还是要自己一个人走下去,但是也明白彼此就在那里。

我看着它们,翻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堆成的“山脉”,跨过干裂的土地形成的大小“峡谷”,目标清晰、方向坚定,那一粒米,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被送到了巢穴的洞口处。倏忽一下,便消失在黑暗里。那个洞口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土窝,但对它们来说却是一个可以庇护全家的堡垒宫殿。如此渺小的生命竟有如此之意志与合作意识,为了一个家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但仿佛想说:看,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责任。

园子里头那棵老槐树,年龄大得很。到了夏天,它展开一丛浓得化不开的绿荫子,就是我们纳凉的好去处。眼下秋风吹起来的时候就一日比一日黄些,此刻正当一片叶子脱离高枝,打着旋儿,缓缓飘下,仿佛一只疲倦的黄蝴蝶在空中飞画最后一条优美的弧线。它掉下来时很安详、很从容,没有一点点留恋的情绪,也没有发出一声叹息,就像跳一支告别之舞一样,静静地落在根旁的泥土当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突然就浮现在脑海里,它教会我什么是圆满,什么是归宿。生命中的繁华喧嚣终将归于寂静,但是这种寂静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新的开始,一种融合,一种延续,一种回归到生命最原始的循环中去。

远处人家的屋顶上,飘起淡淡的、蓝色的炊烟,袅袅地,和傍晚微紫的天空融成一片。我直起身子来,拍掉衣角上的尘土,心里从来没有这样平静而充实过。这一次到园子里来,未带一卷书,但是却觉得仿佛是听了一场最伟大、最深刻的讲演。

万物皆为师,只要你愿意俯身静气,在每片颤动的叶脉上都能读出生存的智慧。在每只忙碌的虫蚁身上都能看到生命的尊严,在每缕消散的烟霭里都能悟透宇宙的玄机,这份无声的教诲比任何书本都真实、深刻。

--> 2025-11-12 1 1 黔东南日报 c313293.html 1 万物皆为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