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11月12日

固本乡:

80亩金丝皇菊绽放“美丽经济”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开钰) 秋意渐浓,锦屏县固本乡东庄村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绚烂”的时光。位于青山界上的80余亩金丝皇菊次第盛开,流金溢彩,将连绵的山坡渲染成一片壮阔的“金色花海”。这片昔日静谧荒芜的土地,如今正凭借这朵小小的“富贵花”焕发勃勃生机,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色花海,点亮山乡深秋。走进东庄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醉人的金黄扑面而来。一垄垄菊花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宛如为大地披上了金色的锦缎。饱满硕大的花冠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花丛中,慕名而来的游客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

“太震撼了!没想到青山界上还藏着这么美的风景。”游客们纷纷赞叹道,“空气里都是菊花的香味,特别治愈,在花海中拍照打卡,特别出片!”自金丝皇菊进入盛花期以来,这片花海已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日均接待游客超100人次,周末更是人头攒动。

一朵菊花,成就一个产业。这片金色花海,不仅是视觉与嗅觉的盛宴,更是固本乡群众脚下的“致富路”。

“固本乡海拔高、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适合金丝皇菊生长。”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朱发成介绍,近年来,固本乡精准锚定生态优势,将金丝皇菊作为“一乡一品”“一村一策”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既解决了群众种植的技术、销路等难题,又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链条,让一朵小菊花真正长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在配套新建的标准化加工厂内,采撷下的鲜花经过精心挑选、自然晾晒、低温烘干等十余道工序,被制成一朵朵形态饱满、色泽鲜亮的干花产品。目前,固本乡已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金丝皇菊产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创收20万元以上。

产业富民,共享“美丽效益”。产业的兴旺,最直接的体现是村民的增收。金丝皇菊基地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从育苗、栽种到采摘、加工,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

“以前种地收入不高,只能出去打工。现在好了,在菊花基地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刘本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据固本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田自勇介绍,东庄村通过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已成功带动村民发展金丝皇菊80亩、油茶90亩、锥栗80亩。“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关键的是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效益分红等多种方式,实实在在地共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美丽效益’。”田自勇说。

如今,这朵盛放在青山界上的金丝皇菊,已不仅是秋日里的一道风景,更成为固本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和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5-11-12 固本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313309.html 1 80亩金丝皇菊绽放“美丽经济” /enpproperty-->